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文件精神,學校于2019年4月初正式印發了《中南民族大學本科課程考核管理辦法(修訂)》(民大教學〔2019〕10號,以下簡稱“課程考核管理辦法”),全面推進和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嚴格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為適應課程考核形式變化,2019年5月,教務處推出了新版課程考核成績錄入系統,并根據本學期系統使用情況,對新版入口功能進行了優化。2018-2019-2學期為新舊系統更迭的過渡期,從2019-2020-1學期開始,所有課程均須從成績錄入(新版)入口進行錄入。為進一步推進和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嚴格過程考核,現將相關政策及系統使用相關情況作以下說明。
一、相關政策
課程考核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課程考核由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兩部分組成。其中,基于學科專業間差異,各學科專業過程考核具體項目,由各開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確定,向全體教師和學生公布并嚴格執行;期末考核方式(包括考核形式、成績構成、考試方式)由開課教師提出,經開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確定后執行,并在課程教學大綱中明確。
過程考核成績包括但不限于考勤、作業、課堂交流討論、平時測驗、實驗實踐實習活動過程及結果表現等項目,納入過程考核的項目不得少于3項。其中,考核成績中若包含考勤項目成績,該項目成績占過程考核成績的比例不得超過過程考核成績的20%。過程考核須有記錄,應有支撐材料(如試卷、報告,等等),做到有據可查。
理論課程,過程考核成績占課程考核總成績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且須于課程期末考核前1周內將學生過程考核成績如實錄入學校教務系統;期末考核成績占課程考核總成績的比例,原則上不高于50%。實驗教學課程的成績評定辦法由開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并執行(有關成績錄入方式方法,參照理論課程考核成績錄入方式方法進行)。
課程期末考核成績應設基本分數底線,基于學科專業的不同,基本分數底線由開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報教務處備案執行,最低分數底線不得低于42分。開課教師須在開課第一周告知學生課程考核基本分數底線,凡學生期末考核成績低于基本分數底線的,學生該門課程考核總評成績以“不及格”記(教務系統內該生該門課程總評成績以該生期末考核卷面成績記)。
為便于選拔優秀,一個教學班評定的學生課程考核總評成績一般應呈正態分布,“優秀”(90分及以上)比例原則上不得超過25%。如因特殊情況確需突破“優秀”比例限制的,開課教師應提出書面申請,說明具體原因,經開課學院分管教學工作副院長審核簽字同意后報教務處審批,獲批后方可最終提交成績。
二、【成績錄入(新版)】介紹
(一)新舊版本區別圖解
具體操作流程,見附件1;也可參考視頻操作流程,見附件2。
(二)功能簡述
1.教師線上進行過程考核成績的錄入,在期末考試之前能夠提交各項過程考核成績且學生可查看。
2.提供各項過程考核成績單的線上打印。
3.提供總評成績冊及成績分析單的線上打印。
(三)教師工作流程
1.開課期間→進入【成績錄入(新版)】→【設置過程考核項目】→【逐項錄入過程考核成績】
2.期末考試前一周 → 提交過程考核成績 (提交之后學生端可見)
3.期末考試之后 → 進入【成績錄入(新版)】→ 【期末考試成績錄入】
三、注意事項
根據本學期部分教師在成績錄入(新版)過程中反映的問題,現提出以下注意事項,供教師們參考:
(一)過程考核各項成績應在期末考試前錄入并提交,提交之后,學生端可見。錄入期末考核成績時,過程考核的總評成績在同一界面顯示,系統自動計算出總評成績,教師核查無誤之后方可提交。過程考核各項成績以百分制如實錄入并由系統進行計算,無需人工折算。
(二)基于學科專業間差異,各學院應在學校課程考核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結合本學院學科專業特點,制定本學院過程考核管理實施辦法,報教務處備案后公布執行。
(三)對于本學期部分教師反映的“在線學習平臺”課程過程考核成績錄入問題作如下說明:
若教師教學使用“在線學習平臺”,并在平臺上對過程考核的內容有詳細的記錄和成績記載,可在教務系統成績錄入(新版)系統中,“過程考核項目設置”菜單下添加“在線課程過程考核總評”一項,并錄入“在線學習平臺”過程考核總評成績即可,無需重復將每一項過程成績在教務系統中再次錄入。“在線學習平臺”上的過程考核成績單明細須與總評成績冊一并裝訂存檔。
(四)學校鼓勵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課程教學,將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現并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嚴格過程考核。提高課程過程考核的質量和效率,做到過程考核所有項目有跡可循,有據可查,使過程考核管理更加規范。
附件1:教務系統成績錄人(新版)操作指南.docx 附件2:成績錄入(新版)操作流程.m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