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語委(語文工作機構):
為適應新時期推廣普通話工作的需要,1986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提出制定“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的設想。根據會議精神,國家語委于1988年成立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資助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課題組。該課題組歷時三年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并在若干省市對學校師生和“窗口”行業職工進行試測,在此基礎上擬訂了《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于1991年通過專家論證。1992年由國家語委原普通話推廣司印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試行(國語普〔1992〕4號文件)。該《標準》把普通話水平劃分為三個級別(一級可稱為標準的普通話,二級可稱為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三級可稱為一般水平的普通話),每個級別內劃分甲、乙兩個等次。1994年,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課題組對該《標準》做了文字修訂。國家語委、國家教委、廣播電影電視部聯合發出的《關于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的決定》(國語〔1994〕43號)將修訂后的《標準》作為附件印發給各省市繼續試行。試行六年來,該《標準》已為廣大群眾所熟悉,各地測試實施機構也積累了一定經驗。實踐證明,該《標準》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為使該《標準》在推廣普通話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該《標準》經我委再次審訂,作為部級標準予以正式頒布,請按照執行。
附件:《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試行)》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1997年12月5日
附件:
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試行)
一級
甲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語音標準,詞語、語法正確無誤,語調自然,表達流暢。測試總失分率在3%以內。
乙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語音標準,詞語、語法正確無誤,語調自然,表達流暢。偶然有字音、字調失誤。測試總失分率在8%以內。
二級
甲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調發音基本標準,語調自然,表達流暢。少數難點音(平翹舌音、前后鼻尾音、邊鼻音等)有時出現失誤。詞語、語法極少有誤。測試總失分率在13%以內。
乙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個別調值不準,聲韻母發音有不到位現象。難點音(平翹舌音、前后鼻尾音、邊鼻音、fu-hu、z- zh-j 、送氣不送氣、i-u不分、保留濁塞音和濁塞擦音、丟介音、復韻母單音化等)失誤較多。方言語調不明顯。有使用方言詞、方言語法的情況。測試總失分率在20%以內。
三級
甲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母發音失誤較多,難點音超出常見范圍,聲調調值多不準。方言語調較明顯。詞語、語法有失誤。測試總失分率在30%以內。
乙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母發音失誤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語調明顯。詞語、語法失誤較多。外地人聽其談話有聽不懂的情況。測試總失分率在40%以內。
來源:http://www.moe.gov.cn/s78/A18/yys_left/moe_803/s3133/201001/t20100127_7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