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中學教育培訓班順利開班 |
作者: 編輯: 審核: 上傳者: 發表時間:2019-07-29 訪問次數: |
2019年7月27日上午,武漢市教育局委托教育學院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共同承擔的教育托管項目之一:“安山中學教育培訓班”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順利開班,參加培訓的16位學員均為安山中學的一線教師,此次培訓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質量提升”為主題,邀請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相關專家,圍繞教師角色定位、教學效能提升、教學理念、師生關系等方面開展講座,旨在提高安山中學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師素質。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康翠萍教授為培訓班學員做了第一講-----教師角色定位與教學效能提升。康教授以一個數字傳話的互動小游戲引入了培訓主題,從角色認知、教師行為和教學效能三個方面同在座教師進行交流,教師首先要對自身角色有準確的認知定位,在傳道受業解惑的基礎上認識到教師角色的非我性、自致性、多重性和高危型四大特性。同時強調教師、課程、教學的統一,強調課程過程上的各要素的有機狀態,在這種新課程教學理念下,衡量教師教學效能應該關注在課程過程中的各要素的共創、共生、共進狀態,而且師生態度、理念、情感、情緒等內化于過程中,在過程中得到真實體驗與意義生成。 接著教育學院孔凡哲教授就“學校如何啟迪學生終生受用的智慧”這一主題,通過十個小故事與各位老師展開交流,孔教授認為,一般的教師教“知識”,好的教師教“過程”,卓越的教師啟迪智慧,最后對于中小學如何切實“減負”提出了新的認識和做法。 下午,胡炳仙教授以“課程資源開發與教學案例分析”為主題,從案例教學的定義、特點、價值、結構出發到如何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以及案例討論要注意的問題,如教師要注重從教育案例情景中歸納出問題并進行分析,分析要著重于其對教學的啟示;教師要對案例中的教學設計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師獨到的改進意見;要理論聯系實際并體現先進教育思想等。其中穿插著教師分組討論和小結發言環節,增進了教師間的互動性。 最后周守軍教授圍繞“師生關系新論”與老師們探討交流,周教授分析了傳統師生關系的觀點和公共視角下的師生關系觀,由此總結出師生關系的社會性、共價值性、共在共生性三大特點以及建設師生關系公共性的非排斥性、公利性和平等性三大原則,最后引導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師經歷,反思自己的師生關系觀與行為。 本次培訓中,學員們積極思考,全身心投入,就自己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向授課專家請教交流。學員們一致認為此次培訓內容貼合實際教學、形式新穎,效果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