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教師把握“互聯網+”教育時代的教學理念,掌握混合式教學方法,提升“金課”設計能力,我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于10月19-22日舉辦了“混合教學‘金課’設計與實踐培訓班”。來自大連民族大學等9所兄弟院校以及本校19個學院的近百名教師參加了培訓。 19日上午,培訓班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開班。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宋發軍,大連民族大學教師發展與教學評估中心主任冮潔,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副院長曲比阿果,以及我校教務處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參加了開班儀式。 宋發軍致歡迎詞。他強調,本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而本科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如何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打造“金課”,成為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本次培訓對于教師利用混合式教學方法設計“金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開班儀式
本次培訓主講教師皆為國內在課程思政、課程建設等領域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知名專家。我校宋發軍教授、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孟凡云教授,北京大學微課實驗室主任趙國棟教授、中山大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王竹立教授、山東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李賽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慕課研究院院長助理余建波教授和上海大學國際活動項目研究中心主任馬亮博士等主講專家,圍繞“金課”建設的現狀及發展、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設計、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與實現、混合式教學“金課”技術等方面,通過專題報告、實際操作、教學工作坊等形式對課程思政和“金課”設計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講解。學員普遍認為本次培訓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實踐性強,希望今后繼續廣泛開展相關培訓活動。

工作坊研討
在結業典禮上,大連民族大學李景濱老師作為學員代表發言,認為本次培訓對課程思政和教學設計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并表示將牢記新時代高校教師的特殊使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康翠萍對本次培訓作了總結。她認為,大學教師應基于不同對象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通過教學過程與教學實踐檢驗,再設計、再教學與再反思,不斷完善并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能力提升。 
結業儀式
轉自民大主頁:http://www.g1tmj6w.xyz/s/329/t/1619/4d/d9/info15100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