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省基金)立足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源頭創新,主要支持科研人才、團隊和基礎研究平臺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開展具有前瞻性、原創性、突破性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貫徹落實《湖北省基礎研究規劃(2022-2030年)》重點任務,做好2026年度省基金項目申報工作,根據新修訂《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和2026年度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工作安排,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類型
2026年度省基金計劃項目類型包括卓越研究群體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青年A類項目、青年B類項目、面上項目、非共識項目,所有項目均為前資助項目。
二、申請條件
(一)卓越研究群體項目
1.申請人為依托單位全職固定研究人員;
2.牽頭申請人應當是本領域國內知名科學家,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骨干成員應當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在相關的科學研究領域中取得過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續發展的潛力。項目應聚焦我省優勢基礎科學領域、有望實現重大突破的研究方向。
3.牽頭申請人和骨干成員均在55周歲以下(1971年1月1日后出生),且牽頭申請人和骨干成員的平均年齡不超過50周歲。
4.牽頭申請人和骨干成員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申請團隊應當是在基礎科學前沿領域形成的優秀多學科交叉科研團隊,包括牽頭申請人1人,骨干成員不超過4人。
5.申請人同年度申請或者參與申請省卓越研究群體項目不超過1項。
6.卓越研究群體項目牽頭申請人和骨干成員,與省級技術創新類計劃項目和省基金其他項目實施聯合限項,同年度申請或參與申請不得超過1項。
7.滿足有關限項申請規定。
(二)創新研究群體項目
1.申請人為依托單位全職固定研究人員;
2.牽頭申請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3.牽頭申請人在50周歲以下(1976年1月1日后出生),研究團隊平均年齡在45周歲以下;
4.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且前期已取得較突出創新性成果,具有較高基礎研究水平;
5.申請人同年申請或者參與申請省創新群體項目不超過1項;項目主要參加人員不超過8人(包括項目負責人在內);
6.滿足有關限項申請規定。
(三)青年A類項目
1.申請人為依托單位全職固定研究人員;
2.男性年齡在40周歲以下(1986年1月1日后出生),女性年齡在43周歲以下(1983年1月1日后出生);
3.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及以上,具有博士學位;
4.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且前期已取得較突出創新性成果,具有較高基礎研究水平;
5.滿足有關限項申請規定。
(四)青年B類項目
1.申請人為依托單位全職固定研究人員(在站博士后經單位認定可視同固定研究人員);
2.男性年齡在35周歲以下(1991年1月1日后出生),女性年齡在38周歲以下(1988年1月1日后出生);
3.具有博士學位(不含在讀博士生);
4.未主持過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
5.正高級職稱人員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請。
6.滿足有關限項申請規定。
(五)面上項目
1.申請人為依托單位全職固定研究人員(在站博士后經單位認定可視同固定研究人員);
2.年齡在50周歲以下(1976年1月1日后出生);
3.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或者中級職稱有2名與其研究領域相同、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科學技術人員推薦;
4.申請人往年已獲省基金(不包含省聯合基金、指導性計劃)資助次數不超過1次。
5.正高級職稱人員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請。
6.須符合面上項目指南方向之一(見附件1)。
7.滿足有關限項申請規定。
(六)非共識項目
非共識項目采取專家實名推薦制,推薦人僅限于省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得者,在鄂國家實驗室主任、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北實驗室主任,且近3年主持過國家級科研任務。每位推薦人限推薦本領域項目1項。
1.申請人為依托單位全職固定研究人員。沒有工作單位或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申請人,經有關依托單位同意后,可以通過該依托單位申報,且由該依托單位履行主體責任,依法依規進行管理;
2.年齡在60周歲以下(1966年1月1日后出生);
3.申請人具有良好學術背景,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4.申請的項目須至少具備以下條件之一:①具有培育顛覆性技術潛力的原創研究;②使用與現行范式不同的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研究;③目前尚未有足夠前期數據支持驗證,具有變革性潛力、高風險高價值的原創研究;④尚未有國際先例或類似研究,不屬于國際研究熱點,有望引領全球的原創研究。
5.滿足有關限項申請規定。
三、限項申請規定
1.申請人作為項目負責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請1項省基金項目(含卓越研究群體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青年A類項目、青年B類、面上項目、非共識項目、聯合基金等省基金各類項目,下同)。同一人員申請(含牽頭和參與)和正在承擔(含牽頭和參與)省基金項目合計不得超過3項。申請人受聘多個依托單位的,只能通過一個依托單位申請。項目負責人同一年度只能申報1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
2.已承擔在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未結題驗收的項目負責人,不可再作為項目負責人申請新項目。以往年度驗收未通過或項目無故終止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申請新項目。截至本通知發布前已提交驗收報告尚待實施驗收的項目暫不在本限項范圍內,若后續驗收不通過,新申請項目將予以終止。
3.申請人不得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研究內容重復多頭申報不同類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申請人不得將已獲資助項目重復申報,對于申請人在以往獲資助項目基礎上提出的新項目,應明確闡述二者的異同、繼承與發展關系。
4.為避免重復支持,已獲得過國家或省級高層次人才類項目及其相當層次其他項目資助的,不得再申報省青年A類項目。包括:
國家級:國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含青年項目)、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含青年拔尖)、“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含青年長江)、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者、國家青年科學基金A類項目(原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國家青年科學基金B類項目(原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等。
省級: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不含原楚天學子)、卓越研究群體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含原省創新群體項目)、青年A類項目(含原省杰出青年項目)負責人、省“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等。
5.正在承擔省卓越研究群體、創新研究群體(含原省創新群體)的項目負責人和團隊成員均不得牽頭申請或者參與申請2026年度省卓越研究群體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
已承擔過省卓越研究群體項目的項目負責人不得再申請省卓越研究群體項目。
已承擔過省卓越研究群體、省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含原省創新群體項目)的項目負責人不得再申請省創新研究群體項目。
6.非共識項目的核心研究內容不得與已獲資助或處于評審階段的國家和省級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科技計劃項目重復。
四、申請要求及說明
(一)項目申報工作由各學院統一組織,請各學院廣泛宣傳,積極動員科研人員申報有關項目。科發院不受理個人申報。
本項目實行限額申報。科技廳下達我校推薦限額為: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與青年A類項目推薦限額合計為2項;卓越研究群體項目推薦限額為0項;青年B類項目推薦限額為9項。面上項目申報須符合《面上項目指南方向》(見附件1)要求,不設推薦限額,但不符合指南方向的申請將不予受理。
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與青年A類項目實行限項申報,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的學院限申報2項,其余學院限申報1項;項目負責人須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以上級別項目,并在穩定的學術方向上取得突出的基礎研究成果且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力。青年B類項目,學院層面不限額。
對于2025年度上會的國家青年科學基金B類項目但未獲資助的項目負責人,申報省青年A類項目的,不計入依托單位推薦指標數。對于2024年度按期結題驗收且驗收評審等次為優秀的2021年省創新群體項目團隊骨干成員申報省青年A類項目或省青年B類項目的(限1項),不計入依托單位推薦限額數。
由武漢市科技局推薦的人才類計劃項目負責人申報省面上或青年B類項目的,不計入依托單位推薦限額數。具體名單以武漢市科技局推薦函為準。
(二)時間安排:
1.受理時間:2025年10月20日上午12點整
各學院對申報材料及組成員資格進行審查和內容審查,將審查合格的申報材料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報送科發院526辦公室。
需要提交的材料:申報書一式5份、審查意見表一式1份,匯總表一式1份報送至科發院,逾期不予受理。項目申報涉及科研倫理與科技安全審批的,請在報送申報書時同時提交科研倫理與科技安全審批表(http://www.g1tmj6w.xyz/kfy/info/1177/8774.htm,一式2份)和匯總表(一式1份)。
2.評審推薦
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青年A類項目:擬定于10月23日左右組織答辯,申請人應按照申報書格式提前準備PPT(每人限10分鐘),若申報數量不大于推薦數量,則不進行答辯。
3.申報材料上傳
2025年10月28日前,科發院將通過學校推薦的紙質蓋章版項目申報材料一式1份返回學院。2025年10月29日上午9:00前:通過學校推薦的項目申請人登錄“湖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平臺”(https://kjt.hubei.gov.cn/jhgl/)(選擇“個人賬號”用戶類型登錄),在線填報申報書并按要求將簽字蓋章的相關附件材料以PDF文件格式上傳平臺系統(附件材料清單見平臺系統),逾期無法提交。
五、其他相關要求
(一)不受理項目申請情形包括:①省基金申報指南規定范圍之外的申請;②承擔省級科技計劃在研項目尚未結題的項目負責人的申請;③正高級職稱人員申請青年B類或面上項目;④無依托單位的個人申請;⑤不屬于基礎研究的具體產品及工藝研發類項目申請。
(二)申請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青年A類項目的申請人必須是已獲依托單位前期重點支持、已取得較突出創新性成果、具有較高基礎研究水平的團隊和個人,項目申報書中須提供獲得依托單位前期培養的經費支持證明材料、承擔過省部級以上項目的證明材料以及其他證明申請人符合申請條件的資料。未提供相關材料或提供材料不完整的一律視為形式審查不合格,不予受理。
(三)申請非共識項目或本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其他類型項目中勾選“非共識項目”的,須提供專家實名推薦表(手寫簽字)以及相應證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查新報告及研究分析報告等)。未提供相關材料或提供材料不完整的一律視為形式審查不合格,不予受理。
勾選“非共識項目”且提供證明材料完備的省自然科學基金其他類型項目,若當年度未獲批立項,經省科技廳非共識項目初審通過的,可納入非共識項目評審環節。
(四)省基金項目資助經費立項當年一次性撥付。青年B類項目、面上項目實施期為2年,資助額度原則上10萬元/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青年A類項目實施期為3年,資助額度原則上分別為50萬元/項、30萬元/項。卓越研究群體項目實施期為3年,資助額度原則上500萬元/項。非共識項目實施期為2-3年,資助額度原則上20-30萬元/項。以上項目具體立項資助經費額度均以正式立項文件為準。所有省基金項目實行經費包干制,申請人在提交項目申報書時無需編制項目預算;項目結題時,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填寫項目經費決算表。
(五)項目申報內容須真實可信,預期成果目標制定須科學合理,不得夸大學術、技術、經濟指標。項目一經立項,申報填寫的任務、目標、研究成果指標等內容將自動轉為項目任務書對應內容,原則上不允許修改調整。
(六)申請人應當按照本通知要求提供完整的申請資料,并對資料的真實性負責,申請人使用虛假材料申請省基金項目的,一經查實,視情節輕重3-5年內取消申請資格,已獲批立項的項目由省科技廳撤銷立項,追回資助經費。各學院應當認真做好項目的組織和審查工作,認真審查項目申請人申報資格以及申請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
聯系人:白云
聯系電話:67842040
附件:
1.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指南方向
?????2.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申報書模板(1-6)
?????3.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申報項目審查意見表
4.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申報項目匯總表
科學研究發展院
2025年10月1日
- 附件【附件.zip】已下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