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應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機器人學院)邀請,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易多副教授與陳郁芝副教授來校開展以《AI驅動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及其工程應用》和《超敏光纖尖端型氣液相目標標志物檢測傳感器研究》為題的學術講座。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李學金教授、電信學院院長楊春勇教授及相關專業師生共同參加本次學術活動。講座由楊春勇主持。
易多副教授講座現場。 電信學院供圖
易多介紹了光纖傳感技術,特別是分布式聲學傳感(DAS)技術在智能監控和工業檢測中的應用,重點強調了AI與光纖傳感技術結合的創新進展。他展示了該技術在工業、能源和基礎設施監測領域的實際應用,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提升光纖傳感的精度與效率,并通過案例闡述了AI驅動的光纖傳感技術在復雜環境中的精確監測。
陳郁芝分享了光纖尖端型傳感器在氣液相目標標志物檢測中的研究進展,并展示了該技術在醫學檢測中的巨大潛力,特別是在疾病早期診斷和生物標志物檢測等方面的應用。他還講解了自己主持的項目成果,重點討論了傳感器在精準檢測中的優勢與挑戰,同時分享了科研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強調了跨學科合作在推動技術創新中的關鍵作用。
陳郁芝副教授講座現場。 電信學院供圖
在互動提問環節,學生們積極向兩位學者提出了關于光纖傳感技術應用、技術難點及前沿研究等方面的問題。易多、陳郁芝耐心解答,分享了他們在科研中的寶貴經驗,并詳細分析了學生們的疑問。在交流過程中,學院的老師們與兩位學者就科研經驗進行了深入探討,互相分享心得與體會,并鼓勵學生們在未來的學術道路上持續創新、勇于探索。
本次講座為師生提供了與光纖傳感領域專家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進一步拓寬了大家在光纖傳感技術及其應用方面的視野。通過講解,與會師生不僅對光纖傳感技術的前沿發展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也激發了大家對該領域未來研究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展示了學院在該領域的科研優勢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