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通訊員
周蔚 譚雅齊
)2021年伊始,
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反彈,吉林省通化市疫情尤其嚴峻,1月15日,通化市緊急封城。面對家鄉的困難,劉玥含誓與之共進退,立刻發起了一系列活動援助通化。
將心比心,抗疫援通的起點
劉玥含是文傳學院的研究生、一個在武漢的通化人。今年放寒假因為其他安排暫時沒有回家鄉,“沒想這之后家鄉疫情爆發了,我回不去了。”這個女孩說。在心情持續低迷了一段時間后,劉玥含終于等來了所有家人全部平安的好消息,她心里的一大塊石頭才落了地。但是家鄉疫情嚴重,自己又不能陪在家人身邊,劉玥含認為自己總要做點什么,于是她萌發了做心理輔導的設想。
去年寒假,劉玥含從武漢回到通化后,壓抑的隔離生活和家里長輩的身體問題令她身心疲憊,她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是很好,劉玥含說:“將心比心,我很清楚我的家鄉父老們被封在家的心情,這便是我做心理輔導的初衷。”此時通化市恰好有老師聯系她提出類似請求,雙方不謀而合。
隨后,劉玥含展示出了非常的行動力,她立刻聯系了華中師范大學,希望能夠和他們的專業隊伍合作,對方很快就做出了肯定的答復;同時她還聯系了我校研究生會的領導和老師們,得到了熱情支持。人心齊,泰山移。一晚上的時間,相關推文做出來了、浩浩蕩蕩五百多人的團隊建起來了,為通化第一中學錄制的疫情期間心理疏導課程也順利開始錄制。
眾人拾柴,線上輔導是關鍵
封城匆匆使得一線的工作人員緊張缺乏,通化第一中學140多名教師全都上了一線充當志愿者。“老師們都上一線了,誰給孩子們上課呢?此時我就萌發了線上課業輔導的想法。”這便是她為通化要做的第二件事:面向通化抗疫一線工作者,建立線上一對一志愿課業輔導團隊。劉玥含發動了身邊的朋友、同學,還請求以前在西藏支教時認識的其他高校的同學進行援助。同時,她聯系了文傳學院團委,并取得文傳學院追夢支教隊的支持。目前,文傳學院追夢支教隊也加入到了線上課業輔導團隊里同劉玥含一起管理。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一傳十、十傳百,源源不斷的水滴匯聚成大海,不斷地有人志愿加入到這個公益助學團隊之中。這個志愿隊伍既包括在編教師、985、211及其他高校在讀本、碩、博學生,也有援藏教師和正規教育機構教師等教師的參與。公益助學活動針對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匹配教師,努力做到雙向選擇。

目前,團隊人數已達到700余人,可授年級縱越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可授科目不僅有主課,還包括美術、聲樂等藝術課。團隊隨時準備著為一線人員的家屬提供免費一對一課業指導。據悉,本活動已經得到了不錯的反饋,學生家長對這樣的活動樂見其成、心懷感謝,這次活動起到了效用。
眾喣飄山,物資采購是命脈
封城之后,通化面臨的另一個困境便是物資極其緊缺,一線工作人員的醫療物資物資尤其不足。由于去年劉玥含的家人身處一線,所以她十分了解一線相關物資的基本情況。她急切地想要幫助家鄉,但籌資仍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
實際上,通化一封城,快遞車進不去,物資車的司機也進不去。劉玥含很是費了一番功夫,通過兩地紅十字會落實好了官方的醫療物資運輸渠道。考慮到個人沒有籌資的資格,劉玥含初期只在朋友圈請她的親友捐款,募捐了一兩千元。然后她自己拿出了絕大部分的創業資金以及獲得的獎學金購置了市值約六萬元的醫療物資,才順利將醫療物資送到了她的定點捐贈單位:通化市第一中學和她父親所在的工作單位。
除此之外,居民的生活物資也是一個大問題,劉玥含看在眼里、焦灼在心。她立刻聯系到自己的工作合作伙伴,通過其手里掌握的生產線,拿到了生活物資和醫療物資的出廠價,也就是通俗的最低價。“我能提供通化的一手消息以及我的物資運輸渠道、抑或是供應商的底價,我可以保證通過我的團隊捐出去的錢和物資可以切實幫助到當地人。另外,運輸、轉送渠道我已經落實好了,現在就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物資和人力。”劉玥含表示,援通事件重大,現在只是做了一個開頭,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離不開別人的幫助。
她將自己比作一塊磚,用來吸引更多的玉。給通化寄的第一批物資到位以后,劉玥含確保了自己的線路、渠道可行,便聯系了文傳學院黨委,發起了募捐行動。文傳學院黨委隨即給予大力支持,于2月1日發布募捐倡議書,積極動員學院黨員捐款,參與此次募捐活動的師生共206名,募集善款13986.8元。當西安交通大學捐的一批口罩運來武漢以后,武漢市藝咖超跑俱樂部還無償將他們的二樓空出來作為物資庫房。她由衷地感嘆道:“這種互相信任幫助的感覺真的很好!”

劉玥含感激地說:“做這件事,有時候不僅很累、還會受到質疑,但是在各方的幫助下,事情還是有了起色,我非常感謝我們學校、我們院、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各地高校對我家鄉通化的幫助!”

在這一場一呼而百應的援通活動中,緊緊相依的同胞之心溫暖了大雪紛飛的通化。如同劉玥含一樣,個人的艱苦奮斗鑄就了感人的抗疫精神。疫情面前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千磨萬擊還堅勁,越是艱險越向前。當問起劉玥含下一步的計劃時,她有力地說:“我希望做到以咱們中南民族大學為起點,集結更多湖北高校乃至全國高校同學的力量,援助通化和全國疫情地區。”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不畏艱辛,靜等花開,通化定能戰勝疫情,祖國定能山河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