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聘任黃德劌、姚軍為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
本站訊(通訊員:管一凡、張宇鋒、周琰祺 )11月19號下午,我院于文一樓101會議室聘任高級編輯黃德劌、高級記者姚軍為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陶喜紅,副院長陳嘯出席會議,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和廣電專業本科生參加會議。會議由閻春來教授主持。


會議伊始,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陶喜紅,副院長陳嘯分別為黃德劌、姚軍授予聘書。聘任儀式結束后,黃德劌老師、姚軍老師分別作了題為《新聞與故事》、《紀錄片題材的開掘與呈現》的講座,為到場同學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黃德劌老師講學)
黃德劌老師引經據典,向同學們講解了新聞故事的關系。他認為,今天的新聞不是明天的歷史,而是明天史學家各取所需的信息素材。新聞以記敘為主,兼及其它;故事以描述為主,兼及其它;體裁不同,表達各異,新聞不能妄言“講故事”。緊接著引用了《辭源》、《辭海》、《不列顛百科全書》等著作中對“新聞”二字的解釋來探究其歷史來源以及對今天新聞人的一些啟示。他談到新聞應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內心與內心的復雜關系中新鮮取材,用言辭、文圖、音響等符號,將小范圍發生、有社會傳播價值的異常事,快速地傳遞給受眾。進一步闡述了新聞和故事之間的關系,即發現和悟出的新聞異象,傳著傳著就成為了故事,即過去的事。最后,黃德劌老師從敘述和記敘兩這的關系出發,點出“新聞”向“故事”是一個轉變的歷程。

(姚軍老師講學)
姚軍老師通過鮮活的現實案例,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了紀錄片制作的體會。作為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少數民族影視題材作品大賽的評委,他就紀錄片拍攝同質化的問題向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議,講解了紀錄片的特質、價值,并指出“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進行藝術性加工和呈現,以展現真實為本質,并用真實引發觀眾思索。”之后,姚軍老師通過展示幾組紀錄片片段,提出了紀錄片創作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法,講座的最后,姚軍老師邀請同學們來提出問題,進行交流,同學們踴躍提問,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姚老師對大家的問題一一解答,并且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讓同學們參考。
本次講座的舉行,讓同學們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增進了對專業技能的了解,對于日后的學習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