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傳遞民族真情,用民族影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民族影視作品大賽巡禮

本站訊(特邀記者 陳峻俊 翟夢迪 通訊員 班航 祝雅屏 田珊 梅娓 圖源 大賽組委會)12月26日晚,由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民族影視專業委員會、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影視委員會主辦,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和“萬里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國家文物局“互聯網+中華文明“示范基地協辦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民族影視作品大賽頒獎晚會在中南民族大學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國際廳圓滿落下帷幕。同時,本屆大賽也受到業界多家專業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下,為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本屆大賽特以“用民族影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呼吁大學生通過影像講述民族團結的典型事跡、中華民族文化符號的來歷、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與交融、民族地區考古與中華文明基因等相關故事,用鏡頭傳遞民族真情。大賽自今年1月初啟動以來,歷時近9個月的征稿期,組委會共計收到來自全國28所高校的165部作品,其中紀實類作品101部、非紀實類作品36部、其它類作品9部,萬里茶道專項19部。

初評現場
大賽于10月初進入作品的評審環節。在評審現場,專家們認真觀看每位參賽選手的作品,從內容主題、拍攝手法、后期制作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對每一部參賽作品都給出評審意見。本屆大賽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作品,其中,許多作品制作精良、畫面優美、主旨深刻,受到了大賽組委會專家們的一致贊賞。11月12日,大賽終審會在中南民族大學10號樓互聯網教室舉行,評委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了一系列的評選工作,最終推選出本屆全國大學生少數民族題材影視作品大賽獲獎作品,其中一等獎5部、二等獎10部、三等獎20部、優秀獎27部,以及萬里茶道專項獎9部。

終審現場
本次大賽優秀作品推介會暨頒獎晚會于12月26日晚在中南民族大學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國際廳順利舉辦,部分高校領導與獲獎師生代表以線上的方式共同參與了本次頒獎晚會。會上,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杜冬云教授致辭。他表示民族影視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希望通過民族影視文化的發展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出貢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丁亞平對此次大賽的成功舉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本次大賽的很多獲獎作品都從思想性、藝術性、技術手法等方面表現出了很高的水準。借此,他希望廣大教師以強烈的工作責任心、歷史使命感,承擔起習總書記所強調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民族影視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趙麗芳對此次大賽舉辦的意義作出高度評價,她認為此次大賽既是一次有益的影視創作實踐,也是一次通過影視,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實踐和培育學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即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實踐。

頒獎晚會大合照
本次大賽用民族影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了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參賽者用鏡頭傳遞民族真情,用影視作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播民族團結思想、展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至此,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民族影視作品大賽作品征集、作品評審暨作品研討會與頒獎典禮三個環節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