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邢藝競 攝影陳馨雨)為提升學生對非虛構文體研究理論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5月24日上午,我院20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于15棟教學樓423教室召開了專題學術研討會,龔舉善教授親臨指導,王婧、林飛同學共同擔任主持。同學們圍繞著名作家熊育群創作的長篇抗疫報告文學作品《第76天》進行研討。

研討會上,柳辰佳等12名學生代表先后作主題發言,并現場回答同學提問。本次主題發言涉及多元文本分析視角,譬如,敘事藝術上,藍漁樵同學以熱奈特的時間敘事為研究視點深入闡釋作品的敘事特色,王紫軒與荊紫怡同學則側重分析作品的敘事結構和敘事視角;結構藝術上,王靖同學聚焦橘瓣式結構在作品中的應用,柳辰佳同學則著重采用框架分析法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類解讀;內容特色上,曹艷煊同學從人、事、物三個角度分析作品的創作特點,劉衛紅同學則從作品的記憶書寫策略切入展現作品的獨特性;文體特征上,玉欣、文芊、廖馭、陳馨雨等同學各自從不同的視角詮釋報告文學《第76天》的文體特色……同學們的解讀視角多元、各具特色,獲得了在場師生的一致好評。
研討會接近尾聲,龔舉善教授對本次研討會進行總結。龔教授首先對本次研討會中同學們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出表揚。他指出,本次研討會呈現出有序的研討氛圍,可見同學們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研討發言由多元學術視角切入,同學們具備靈活運用方法論的能力。與此同時,龔教授也對研討會的前期籌備與研討內容提出建議。在研討會籌備方面,龔教授強調,同學們應注意在演示文案中增加對作者熊育群的介紹;在研討內容方面,龔教授則提議對熱奈特敘事理論的研究還可以從其副文本理論著手。最后,本次研討會在陣陣掌聲中圓滿結束。

本次集中研討的長篇抗疫報告文學作品《第76天》全景式記錄了2020年武漢、湖北及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抗擊新冠疫情的時代畫卷。開設此類戰疫題材學術研討會對提升我院學子的學術能力,激發和鼓舞中華民族合力抗擊疫情都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責編:龔觀 審核:陶喜紅 上傳: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