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中國民族報》《書香》欄目報道我院學子阿迪斯、林子一、范菁《我與地壇》讀后感,這是繼報道《天行者》、《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之后,《中國民族報》再次報道我校學子讀書感悟。
史鐵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9年,中學畢業兩年后赴延安插隊,1972年因病致癱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殘疾讓史鐵生的生活陷入困境,煩悶之余開始嘗試寫作,于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成名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于1983年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98年,小說《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2002年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1990年12月,《上海文學》的編輯姚育明收到一個厚厚的信封,信封里是史鐵生的來稿《我與地壇》。姚育明讀完文章,激動得推薦給副主編周介人,周介人看后連連稱贊,“發!馬上發!明年第一期。”史鐵生寫的是一篇散文,但是內涵豐富,結構層層遞進,可以作為小說發表。按照周介人的說法,小說的地位比散文重,按小說發并不虧待史鐵生,可是史鐵生堅決地說:“就是散文,不能作為小說發;如果《上海文學》有難處,不發也行。”最終,《我與地壇》以“史鐵生近作”這種相對靈活的方式刊登在1991年1月號。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離世,《我與地壇》散文集問世,并且持續暢銷。
我院學生再讀經典,發表了《于裂縫中窺見陽光》、《成長的磨煉》、《直面困難的勇氣》三篇讀后感。史鐵生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從史鐵生筆下的地壇感悟人生百態。通過他的文字學會感恩生命的饋贈,重拾直面困難的勇氣。

(《中國民族報》書香欄目)
責編:龔觀 審核:陶喜紅 上傳: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