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彭王妍羽 攝影唐詩)以賽促學,以賽促行。為切實做好“挑戰杯”院級選拔評審工作,鼓勵、支持、推選出一批優秀項目參加校級評選。3月7日上午,我院組織的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院級評選答辯會于文一樓119會議室有序開展。本次答辯共有7支隊伍參加,陳嘯副院長、鮑建強老師、蔡東老師擔任評委。

本次答辯會分為團隊展示和評委點評兩個環節,各團隊主講人主要圍繞項目的研究背景與目的、研究過程、研究成果、不足之處與應對措施等展開。“釣魚島是中國的”隊從語言學角度著手,通過對地名用字“嶼”與釣魚島之間歷史淵源的考證,展示了其為我國地域分屬增加依據的調查過程和研究成果,憑借切口小、價值大、專業性強贏得評委的肯定,同時,老師也提出從舉證角度再拓展、再深挖;“流星雨”團隊以網絡流行語為切入點,基于對2007-2022年多平臺發布的網絡流行語語料庫的統計分析,列舉了數據趨勢變化和總結了青年群體精神風貌的三大特征。評委老師就選題給予了肯定評價,希望他們強化研究與社會背景事件和溝通情境的關系,使之條理化、系統化;“高峰”隊以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鎮高峰村為實地調研場地,下基層、進農田、談民心,助力鄉村振興。評委老師認為宣傳片的呈現方式效果突出,提出要凝練標題、聚焦核心觀點、注意調研報告的細節處理。其他團隊也就大田鄉紫冠藍莓產業價值鏈互嵌、貴州丹寨苗族蠟染商業化發展與網絡傳播實踐、武漢紅色文化傳播策略、云養貓背景下的貓咪直播間消費行為等依次進行了展示,評委老師一一點評。
我院“挑戰杯”答辯會的開展,為各團隊就項目現存問題以及后續推進策略提供思維啟迪,對進一步完善和優化項目大有裨益,增強了我院學子的學術規范意識及提升了科研創新能力,對深化學科專業性、開展課外學術專業活動具有積極意義。
責編:柯萍 審核:陶喜紅 上傳: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