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韻文學會名譽會長鐘振振教授應邀來我校講學,在文傳學院1-119會議室作了題為《散文閱讀慣性與詩詞文本誤讀》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左洪濤教授主持,肖曉陽教授、黨永輝博士及部分碩博研究生參加。

鐘教授提出,文學作品閱讀包括文本解讀、藝術分析和審美判斷三要素,用散文思維來解讀詩詞,往往會導致誤讀。學者應該進行“作者定位的文本解讀”,并從語言結構與書寫策略的角度對詩詞與散文進行了比較。 鐘教授在解讀白居易《燕子樓》、辛棄疾《木蘭花慢》等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指出王國維、劉永濟、沈祖棻、周汝昌、錢鐘書等學者對古典詩詞名篇的誤讀,并引征文獻對詩詞文本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在總結階段,鐘教授歸納詩詞的表述之“隱性”邏輯,并以電影中“長鏡頭”與“蒙太奇”敘事方式形象生動地解讀 “重”“拙”“大”詞學觀的內在精神。
在互動交流環節,鐘教授結合自身的創作經歷和研究感悟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作了深入細致的解答。
(作者:楊洋、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