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外派師生團隊赴海外教學,讓中華文化在海外開花 |
2024-01-23 (閱讀:) |
“我們的學生在中文口語、聽力、表達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與中國教師兩個月以來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近日,我院教學實習團隊一行,結束了海外中文技能教學與實習工作,團隊獲得哈薩克斯坦國際哈中語言學院師生的一致認可。 這支由2名教師與6名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生組成的團隊,根據哈薩克斯坦國際哈中語言學院師生的中文技能水平、中華文化修養制定了相應的教學方案。除語言類的課程之外,團隊還開設了多樣的文化、藝術類課程,涵蓋中國詩詞、書法、剪紙、音樂、舞蹈等多個方面,帶領當地師生體驗中國文化,大大開拓了他們的眼界。 帶隊老師高逢亮介紹,學校十分注重國際交流合作,師生積極傳播中華文化,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哈中語言學院是哈薩克斯坦國家教育部批準的、以培養漢語專長人才為特色的職業學院,是我校于2019年掛牌的首個海外國際中文教育實習基地,這也是國家民委直屬院校中第一個海外實習基地。四年來,學院不斷派出師生開展教學與實習工作,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此次中文教學實習團隊做了充足的準備,除了捐贈中文教材、書籍,還帶去了茶具、傳統服飾、準備了特色舞蹈課程,介紹了武漢和湖北的風土人情,通過互動體驗實現跨文化交流,讓中華文化在海外開花結果。”高逢亮說。 “當地有著濃厚的中文學習氛圍,尤其青少年對中華文化有很大熱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研究生王家元告訴記者,她和帶隊教師周斌參加了由國際哈中語言學院主辦的阿拉木圖市漢語技能大賽,并擔任評委。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才六七歲,年齡最大的選手剛大學畢業。 “有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穿著唐裝,表演中文兒歌,稚氣可愛的樣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選手現場秀書法、扮成熊貓的樣子跳舞等等,大家對中國文化表現出了不一般的熱切和關注。”王家元說,當地人們最熟悉的中國民歌是《茉莉花》,學員們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兩句。“大家對書法也很感興趣,主動找我們學寫自己的中文名字。”她說。 國際哈中語言學院院長塔勒哈特先生對我院師生團隊本次的教學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們的老師和學生不光從中國老師那里獲得了知識,還和中國老師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希望這樣的教學實習活動能夠繼續開展下去,讓兩校的合作更加深入,也讓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和密切。” 轉自:中南民大外派師生團隊赴海外教學,讓中華文化在海外開花 | 極目新聞 (ctdsb.net) 相關鏈接: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師生前往哈薩克斯坦國際哈中語言學院開展中文教學實習-中南民族大學新聞網 (scuec.edu.cn) 責編:龔觀 審核:陶喜紅 上傳:龔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