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時婉竹 審核:謝嵐 上傳:陳琳
本站訊(通訊員:時婉竹 攝影:時婉竹)4月19日上午,學院邀請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保昌、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林巖與中南民族大學文傳學院李長中教授作為專家組成員開展中國文學國社科開題報告會暨2024國社科論證會。劉保昌主持會議,陶喜紅院長、陳峻俊副院長、文學類專業教師和部分博士生、碩士生參加此次會議。陶喜紅院長代表學院對參會專家組成員表示熱烈歡迎。

中國文學國社科開題報告會會議現場
邵大為副教授從選題原因、研究內容、思路框架、難點與方法四個層面對課題進行論述。林巖教授對該課題給予了肯定,指出該選題有新意,內部框架完整合理;同時提出“建筑書寫”這一概念在學界的接受度有待考察,并建議提升問題意識。李長中教授指出空間景觀的研究在西方熱度較高,可以將西方前沿理論融入課題之中。劉保昌研究員對邵大為副教授課題內容的表述給予肯定,指出其表述清晰,邏輯通順。
楊彬教授將課題內容分為六部分詳細論述,并提出問題,請教專家解答。李長中教授強調要嚴謹使用概念,同時肯定楊彬教授課題框架的內部合理性。林巖教授指出“共同體意識”貼合國家層面要求。劉保昌研究員稱贊楊彬教授的課題內容邏輯清晰,論證全面,但在具體論述中需進一步對共同體意識內容進行擴充。

專家評議
羅義華教授對課題進行論述,提出該研究體量較大,話題復雜,希望得到專家指導。林巖教授認為該課題關注熱點,角度新穎,令人眼前一亮。李長中教授提出該課題仍需進一步完善。劉保昌研究員認為“新史學”與“新文學”的出發點很好,但課題具有挑戰性,難度較高,應加強實證性研究。
龔舉善教授詳細講解課題章節內容。李長中教授建議以“語言互動”為切入點,研究其對文本互動的影響,同時以多民族文學史觀,突出各民族的互動交融。劉保昌研究員指出該課題涉及內容多,研究難度較大,部分章節內容可以進一步調整完善。林巖教授指出該課題具有建設性,邏輯需要進一步梳理,并提升論述的針對性。

2024國社科論證會會議現場
開題完畢后,接著進行今年國社科的申報論證。周斌、左洪濤等老師對申報的課題進行論述,與專家組成員進行交流討論。林巖教授提出要注重課題中概念的認可度,審慎使用新概念;課題標題需簡潔易懂,明確關鍵詞。李長中教授同樣強調標題的重要性,并指出在課題論述中減少使用疑問句,表述應明確精煉。劉保昌研究員對老師們的匯報進行總結,并預祝大家課題申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