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陳琳 審核:謝嵐 上傳:陳琳
本站訊(通訊員:邵佳欣 攝影:邵佳欣)9月23日下午,學院邀請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教授王昀老師做題為《永不枯竭之處:傳播學的田野調查、質性研究與概念化問題》的講座。講座由學院副教授黃駿主持,學院博士生、碩士生參加。

王昀老師講學
王昀老師結合案例強調田野調查是獲取學術靈感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幫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背景。伴隨著田野調查進入日常化的生活之中,我們為了準確了解互動的含義,需要對每一個“陳述”都做出澄清。王昀老師從“常人方法學”的理念出發,指出研究者需通過多次的談話澄清與受訪者進行深入確認,并且高度卷入到理解受訪者的過程當中。此外,他建議采用白描法增強田野調查的畫面感,從而強化對資料的理解。
概念化是做質性研究的重要環節,王昀老師強調,概念化的核心在于問題意識,它決定了研究方法和田野調查的路徑。進行概念化時,需設定明確“指標”以驗證概念的實際存在。盡管質性研究不追求量化研究的嚴格“指標”測量,但仍需關注概念在經驗觀察中的多維展現。

講座現場
現場聽眾提問“如何將訪談資料與個人觀點有效結合?”王昀老師表示這涉及概念化問題。缺乏概念化則無法建立指標,進而無法進行結構化分析。解決此類問題需做好白描和預設,然后再觀察和檢驗。
主持人黃駿老師對王昀老師的到來表示誠摯感謝,并要求學生們做田野調查一定要扎扎實實地深入田野,做一個見證者或介入者,研究過程中需留下自己的痕跡,并鼓勵學生們要潛心閱讀、提升文獻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