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陳琳 審核:謝嵐 上傳:陳琳
2025年7月12至13日,由學燈論壇、中南民族大學主辦,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湖北省文藝評論基地(中南民族大學)和長江藝術研究院(湖北省文旅廳與中南民族大學共建)聯合承辦的學燈論壇·健銳峰會在中南民族大學順利召開。本屆論壇以“‘水流不盈’:中國式現代化與人文藝術的世界視野”為題,開設主題論壇、圓桌討論會等交流平臺。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云南大學、重慶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現代文學館、中華書局、遼寧大學、河南大學、延邊大學和中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和機構的60余位專家學者參與了此次盛會。
7月12日上午,會議于中南民族大學學術交流中心國際廳開幕。中南民族大學副校長馬玉堂教授出席并致開幕辭。馬玉堂副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隨后介紹了學校的學科建設情況,并對專家學者們給予的幫助與支持致以誠摯謝意。云南大學副校長楊紹軍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學燈論壇的背景與宗旨。他指出,學燈論壇致力于營造自由碰撞的學術氛圍、塑造人文學科學術共同體,并為新生代學者提供開放平臺,同時高度肯定了本次論壇的跨學科交流形式。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李長中教授表示,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學藝術作為文明的重要載體,是連接中國與世界不可或缺的橋梁。他強調,當下的學術研究既要立足中國本土視野,也要具備世界眼光。李院長對本次會議的主題給予高度評價,并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在大會發言環節,本次論壇圍繞八個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分別是:中國的“世界”、越界的“文學”、蒼生的“歷史”、流動的“文本”、風景的“發現”、現代的“尋求”、文明的“互鑒”與天下的“蛻變”。所有議題均置于“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宏大而獨特的語境下探討,賦予論壇鮮明的時代坐標與現實關切。每組主題論壇皆特設主持人與嘉賓的深度對話環節,激蕩出激烈的思想交鋒。這不僅充分展現了與會學者前瞻性的研究視野與多元化的理論深度,也有力彰顯了學術共同體在理論探索與方法創新上的共識與活力。論壇全程討論熱烈、深邃且富有啟發性,為跨學科交流與互鑒構建提供了多元豐富的路徑。
為進一步加深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論壇特設主題圓桌討論——“走向中國式現代化的深處:如何寫作?為何(誰)寫作——文學與人類學的回應”,直指寫作本質,展開深層追問。該討論聚焦于文學與人類學學科的交叉與融合,與會學者圍繞學科壁壘的突破困境、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危機以及學者主體的自覺反思等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文學與人類學之間并非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實為一種深具潛力的互鑒關系。面對現代性語境,亟需推動兩學科深度對話,在相互觀照中融通彼此所長,共同探索人文學科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本次討論既彰顯了深厚的現實關懷與理論洞見,亦展現了學者們對文學與人類學未來跨學科互鑒前景的殷切期待。
在大會學術評議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吉賢從宏觀學術視角出發,系統性地梳理了本次會議的核心議題。他在發言中指出,學燈論壇在推動學術交流與發展方面具有獨特價值,并深刻闡釋了人文學術研究與生命體驗的內在關聯性。何吉賢研究員認為此次會議無論在學術內涵還是組織形式上都達到了較高水準。通過對歷屆學燈論壇主題的梳理,他深入闡釋了這一學術平臺所秉持的獨特學術理念與價值追求。何吉賢研究員著重指出,本次會議在促進跨學科對話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他的學術評議既系統總結了現有研究成果,又前瞻性地提出了若干具有建設性的未來研究方向,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羅義華教授首先高度肯定了本次會議的主題設置。其次,他從理論深度、史料發掘及史論結合等維度,對與會學者的論文進行了精要評述。羅教授特別指出,這些論文既包含極具洞見的理論思考,亦不乏基于新見史料的歷史考辨,更有依托文本細讀扎實的個案研究,充分體現了學燈論壇所秉持的純粹學術理想與熾熱人文關懷的融合。最后,他進一步強調,此次會議成功匯集了文學、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等多學科學者,促進了深度交流與思想碰撞,乃至實現了跨行業的寶貴對話。這種以跨學科視野和創新精神“以文會友”、共建學術共同體的模式,正是學燈論壇精神的彰顯,并期待在未來的會議中持續保持并深化此類交流范式。
7月13日下午,閉幕式由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賀昌盛教授主持,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嘯教授致閉幕辭,學燈論壇代表、南開大學文學院楊慧教授致辭。陳嘯教授在總結致辭中表示,為期兩天的會議內容充實,充分展現了人文藝術領域的多元思想交匯。他形象地比喻這種交匯如同“江河入?!?,既葆有中華文化的深層特質,又展現了兼容并蓄的開放胸襟。并認為本次論壇的各項議題不僅精準觸及人文學科的核心關切,更是未來學術創新的重要生長點。學燈論壇代表、南開大學文學院楊慧教授首先向所有與會者的積極參與和辛勤付出致以衷心的感謝。楊慧教授強調會議的圓滿成功源于與會學者共有的學術熱忱與不懈追求。他進一步闡釋道,學燈論壇組織的實踐再次印證了學術共同體與論壇平臺之間相輔相成的共生關系,生動體現了學燈論壇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與學術理想。會議在各位專家和現場觀眾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加深理解中國與世界、探究文學與跨學科研究、把握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表達等復雜命題,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和思想資源。論壇鮮活呈現了與會學者突破傳統學科邊界壁壘、融匯前沿理論與批判性視角的學術品格,其研究不僅深植于厚重的歷史脈絡,更能精準捕捉全球化浪潮中的時代脈搏與核心關切。這不僅顯著加速了人文學科內部知識譜系的重構與深度互鑒,更為中國人文學術在系統回應復雜現代性挑戰、激發理論原創與方法論創新活力的進程中注入了強勁新動能。
(通訊員:王筱雪;攝影:趙昌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