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陳琳 審核:謝嵐 上傳:陳琳
(通訊員:許丹)
8月30日晚,由《新聞與傳播研究》編輯部、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二期重大主題學術工作坊——“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播研究”專家評審會在線上成功舉行。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 120 余名專家學者、青年學子齊聚云端,就選題的思路、方法、研究意義等進行深入交流與評議。
開幕式由《新聞與傳播研究》執行主編朱教授主持。朱教授指出本期選題緊扣國家戰略、行業需求與學術前沿,旨在吸引更多青年學者與地方院校力量,共同推動民族傳播研究邁向新臺階。
《新聞與傳播研究》主編胡教授在致辭中強調,新聞傳播研究必須堅持“三個面向”: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面向實踐重要問題、面向學科重要前沿,力戒閉門造車與低水平重復。他對本次工作坊提出三點殷切期望:一是要樹立鮮明的問題意識,深入實踐一線發現真問題;二是要恪守嚴謹的學術規范;三是要追求研究的思想深度與理論貢獻。

圖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播研究”專家評審會現場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李院長作為主辦方代表,介紹了學校新聞傳播學的發展情況,并表達了與學界同仁攜手探索民族文化傳播新范式、為構建中國新聞傳播學自主知識體系貢獻力量的決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漆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已上升為關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戰略命題。他勉勵青年學者超越簡單的文化符號輸出,深入闡釋“仁愛”“守誠信”等中華核心價值理念的全球意義,以全球視野、比較方法和對話胸懷,產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研究成果,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貢獻智慧。
開幕式后,工作坊進入分組評議環節,專家們圍繞“問題意識、研究方法、思想性”三大核心標準,為各小組匯報人提供了細致入微的修改建議。各分會場氣氛熱烈,思想火花在交流與碰撞中不斷迸發。
本次工作坊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播研究”搭建了高質量的學術對話平臺,有效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深化與拓展,更為青年學者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寶貴的鍛煉與展示舞臺,彰顯了新聞傳播學界服務國家戰略、回應時代關切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