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閻春來 畢業院校: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 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 專 業:中國現當代文學 學 位:碩 士 職 稱:教 授 辦公地點: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電子郵件:whtv606@163.com 主講課程:電視攝像與編輯、 電視節目制作、動畫劇本寫作 研究領域:紀錄片、近代傳播 學術兼職: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民族影視專業 委員會理事 |

|
工作經歷: ●1990年至1992年在武漢市文聯文藝理論研究室從事文藝理論研究和文學評論工作; ●1992年至2000年在長江日報文藝部、評論部工作; ●2000年至2008年在武漢電視臺海外頻道任編導和制片人; ●2008年至2009年在武漢廣播電視周報任副總編; ●2009年至2012年在武漢廣播電視總臺海外頻道任副總制片; ●2012年至今在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任教。
|
一、學術著譯
◆《梁啟超詩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史》(與人合著),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世界著名童話鑒賞辭典》(與人合著),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逆時間飛行救總統》(譯作),中國工人出版社。
二、學術論文
《中蘇紀錄電影理論同構性論述考釋》,《現代傳播》2021年第2期。
《影像傳播意識形態內容考述》,《文化與傳播》2018年第3期。
《紀錄片的意識形態問題》,《現代傳播》2017年第5期。
《影像,抵近紀錄精神的原鄉》,《現代傳播》2016年第9期。
《紀錄片發展前景展望》,《電視研究》2004年第2期。
《紀錄片:發現之美》,《南方電視學刊》2005年第2期。
《標準與困惑:紀錄片如何與國際接軌》,《南方電視學刊》2003年第6期。
《紀錄片觀念的非暴力化價值取向》,《新聞前哨》2006年第1期。
《紀錄片,社會良心的打造者》,《新聞前哨》2012年第11期。
《情景模擬,紀錄片的影像陷阱》,《今傳媒》2015年第12期。
《論童話是兩種愿望的融合與升華》,《浙江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新英雄主義文學”雜談》,《湖北社會科學》1993年第7期。
《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哲學基礎》,《芳草雜志》1992年5月理論專號。
《寬厚的愛心喜劇的情調》,《兒童文學研究》1993年第3期。
《兒童文學批評的期待》,載《兒童文化研究叢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三、獲獎情況
1、論文《紀錄片發展前景展望》,獲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湖北新聞獎一等獎。
2、主創專題片《武漢水云間》,在中央電視臺四頻道、九頻道、五頻道,武漢電視臺的六個頻道多次播出,獲2004年中國廣播影視節目大獎。
3、紀錄片《槳聲流連意勤勤》,武漢電視臺播出;中國大陸唯一成功入圍東京“2004日本賞”的紀錄片。
4、主創150分鐘紀錄片《首義》,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武漢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綜合頻道、海外頻道同時連續播出,獲武漢市紀念辛亥百年系列活動突出貢獻獎。
5、電視專題片《瘦西湖背影》,中國黃河電視臺、揚州電視臺、武漢電視臺播出,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全國電視異地采訪一等獎
6、為配合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中國的召開,作為主創人員之一,創作了大型專題片《超越》,由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在會議期間反復播出,新華通訊社向各新聞單位發通稿。該片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優秀外宣片二等獎。
7、電視專題片《情系輝騰席勒》,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內蒙電視臺、武漢電視臺播,獲中廣學會全國電視異地采訪三等獎。
8、主創《感受成都信息化》專題片,獲全國電視異地采訪三等獎。
9、主創《順興府川韻》專題片,獲全國電視異地采訪優秀節目獎。
10、系列專題片《回首江城》,獲中廣學會優秀外宣片三等獎。
11、作為主創之一,制作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六集電視片《潮涌江城》。
12、作為主創之一,制作紀念新中國成立六十年十集電視專題片《新中國新武漢》。
13、2008年參與拍攝大型系列專題片《科技與奧運》。
14、全國報紙副刊好作品獎二等獎(篇名《顧彬,收起你的舌頭》)。
15、全國報紙副刊好作品優秀獎(篇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到底是不是好書》)。
16、論文《紀錄片:打造社會的良心》獲武漢新聞三等獎。
四、隨筆雜論
在人民日報、文藝報、南方周末、新民晚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等報刊發表數百篇隨筆雜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