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位類型: 專業型 學位層次: 碩士學位
專業代碼:0252 專業名稱:應用統計
授理學學位
一、學科簡介
應用統計是集統計學、經濟學、生物學、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相關應用領域的綜合性學科,是以現代統計理論和先進統計分析方法為基礎,將統計學與相關領域相結合且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的實踐性超強的學科。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在某些特定領域從事統計工作的知識和能力,讓學生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夠運用統計方法和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能夠應用統計建模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在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等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分析、數量分析等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目標及基本要求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能夠熟練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并能應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和開發,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高級人才?;疽鬄椋?/span>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具有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能夠利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和開發;
3、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能夠獨立從事實際領域統計與數據分析工作;
5、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聽、說、寫、譯的能力和熟練閱讀外文文獻的能力,具有國際視野且能進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本學位點下設2個研究方向:
1、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而大數據分析是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結論而對數據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該專業方向培養學生具備運用統計方法和大數據處理技術,利用計算機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能在企事業、經濟、金融、保險等部門從事數據采集、預處理、數據挖掘、大數據應用分析及開發、數據可視化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金融統計:主要指貨幣、票據、利率、匯率等與金融部門有關的統計。該專業方向培養學生系統掌握金融與保險相關理論及統計分析理論,具備熟練應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分析能力,能夠獨立從事金融類數據分析的實際領域工作,如運用金融統計的理論和方法,深入挖掘和分析海量金融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四、培養方式及過程管理
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以課程學習和應用技能為主,以科學研究為輔。堅持“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的培養原則,主要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加強實踐訓練環節。培養過程主要包括課程教學、實踐教學、中期檢查、開題報告、學位論文撰寫及答辯等環節。在培養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提高研究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1. 課程進展
第一學期,研究生主要任務是課程學習,在此基礎上要完成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前期準備。重點查閱與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資料,完成文獻資料的摘錄。完成文獻綜述,由研究生導師檢查閱讀文獻和綜述完成情況,并給出檢查結果的評定意見;初步制定研究課題研究計劃,并進行探索性的研究。
第二學期,研究生完成所有理論課程的學習,并掌握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分析方法。
第三至第六學期主要用于專業實踐和撰寫學位論文。所有研究生都要在第三學期參加中期考核。由導師考核小組主持進行包括思想品德和業務素質在內的全面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在第四學期初參加學位論文開題答辯。通過開題答辯后,研究生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撰寫工作。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照學校相關規定處理。
2. 實踐環節
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采用校內外“雙師制”,以校內指導教師為主,校外企業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
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6個月的實踐教學和實踐訓練,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實踐環節分為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兩部分。
社會實踐應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靈活安排,可采用社會調查、專題研究或者對社會上的熱點問題進行調研等,并在實踐結束后提交調查報告。
專業實習主要是進行專業綜合實踐和應用能力訓練。學院和一些企事業單位以及科技公司建立有聯合培養基地(如武漢科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實習基地,宜昌市點軍區統計局實習實訓基地等),為學生進行實習實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企業指導老師要為研究生做出詳細的實習計劃,并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實習任務,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習具體形式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學生在實習結束后要提交實習報告,并由導師指導小組進行考核,通過后方可獲得相應學分(不少于6學分)。
3.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包括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論文撰寫以及論文評閱和答辯。
(1). 選題應結合學生專業方向,應與實際問題、實際數據和實際案例緊密結合,論文形式可以是與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相關的調研報告、數據分析報告、應用統計方法的實證研究等。
(2). 開題報告應包括摘要、立論依據(研究問題的由來,與選題有關的國內外研究狀況,選題的目的與意義,擬解決的關鍵問題等)、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計劃、預期目標以及主要參考文獻等。導師指導小組應對論文題目、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可行性等給出建議,研究生再根據指導小組意見完善開題報告。
(3). 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一般在開題報告后一學期進行,主要內容包括論文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及結果、當前存在的問題等。
(4).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專業知識掌握情況的全面總結,是反映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是申請和授予學位的基本依據。其撰寫應符合研究生學位論文規范,具體要求見《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學位(畢業)論文寫作規范》。
(5). 學位論文完成后,應聘請同行專家進行論文評閱。通過評審后再參加學術不端行為檢測,通過檢測方可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答辯不合格者,經答辯委員會
同意后可在一年內補充修改論文并重新答辯一次。
論文時間安排為:第四學期初以前確定學位論文題目,通過學位論文開題答辯,并制訂學位論文工作計劃。第五學期末,研究生向導師提交學位論文初稿。第六學期初,研究生提交學位論文電子版到研究生院參加學術不端行為檢測。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環節,并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修訂后,研究生將定稿付印裝訂三本,分別交研究生院、檔案館存檔。
五、學制與學習年限
本學位點招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標準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得超過5年。
全日制招收對象:(1)應屆本科畢業生;(2)社會在職人員。
非全日制招收對象:社會在職人員。
社會在職人員報考要求:具有學士學位、2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在職人員;或者具有??茖W歷、3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在職人員。
學習期限:3-5年。采用學分制:不同課程設置不等的學分,必須在規定的年限內修滿學分,否則以結業或肄業處理。非全日制采用集中面授方式,每學年利用寒暑假和法定節假日集中學習三個半月。
六、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本學位點的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計劃見下面課程設置表。同等學力和跨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入校后必須補修與本專業相關的2門本科主干課程,參與本科生修課和統一考試,成績記入檔案。補修課程為非學位課程,不記學分。
中南民族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表
英文名稱(Applied Statistics )
(代碼:0252)
課程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中文/英文)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開課單位 |
考核 方式 |
備注 |
必修課 |
公共課 |
|
英語(專碩) |
32 |
2 |
1/2 |
外語學院 |
考試 |
8學分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文)/自然辯證法概論(理) |
16 |
1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210200001 |
學術道德與論文寫作 |
16 |
1 |
1/2 |
各培養單位 |
考查 |
|
公共藝術類課程 |
32 |
2 |
1/2 |
|
考查 |
專業核心課 |
210202001 |
應用數理統計 |
48 |
3 |
1 |
數統學院 |
考試 |
13學分 |
210202002 |
應用多元統計分析 |
48 |
3 |
2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2003 |
應用回歸分析 |
32 |
2 |
2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2004 |
均勻試驗設計的理論及其應用 |
48 |
3 |
2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2005 |
抽樣技術 |
32 |
2 |
1 |
數統學院 |
考試 |
選 修 課 |
專業選修課 |
210203001 |
Python編程基礎 |
32 |
2 |
1 |
計科學院 |
考試 |
每位學生至少選4門,不低于11 學分 |
210203002 |
數據挖掘 |
48 |
3 |
2 |
數統學院 |
考查 |
210203003 |
大數據案例分析 |
32 |
2 |
2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3004 |
機器學習 |
32 |
2 |
2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3005 |
深度學習 |
32 |
2 |
2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3006 |
數據可視化 |
32 |
2 |
2 |
數統學院 |
考查 |
210203007 |
金融統計學 |
48 |
3 |
1 |
經濟學院 |
考試 |
210203008 |
計量經濟學 |
32 |
2 |
2 |
經濟學院 |
考試 |
210203009 |
應用時間序列分析 |
32 |
2 |
1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3010 |
保險精算學 |
32 |
2 |
2 |
數統學院 |
考試 |
210203011 |
金融風險管理 |
32 |
2 |
2 |
經濟學院 |
考查 |
210203012 |
應用隨機過程 |
48 |
3 |
2 |
數統學院 |
考查 |
任意選修課 |
|
跨學科課程 |
|
|
|
|
|
≥2學分 |
|
公共選修課(思想政治類、人文素養類、體育類、美育類、勞動教育類、研究方法工具類、職業能力培訓類、信息應用類等) |
|
|
|
|
|
補 修 課 |
210206001 |
概率論基礎 |
40 |
0 |
1 |
數統學院 |
考試 |
同等學力、跨一級學科研究生補修2門課程,不計學分。 |
210206002 |
MATLAB程序設計 |
40 |
0 |
1 |
數統學院 |
考試 |
|
|
|
|
|
數統學院 |
考試 |
必修環節 |
210204001 |
文獻綜述 |
|
1 |
|
|
|
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 6 個月,教指委有明確規定的按教指委有關規定執行。 |
210204002 |
中期考核 |
|
1 |
|
|
|
210204003 |
專業實踐 |
|
≥6 |
|
|
|
210204004 |
社會實踐 |
|
1 |
|
|
|
注:按照學校相關規定,每門課的選課人數若少于5人則不能開課。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畢業總學分要求為不低于42學分。其中,第1-2學期主要是學位基礎課程的學習,第3-6學期用于專業實踐和撰寫學位論文。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年限內修滿相應學分并完成學位論文。
課程教學要求:本學位點的課程教學主要由研究生導師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承擔。任課教師應及時將應用前沿、學術前沿、學科交叉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課程教學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倡導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廣泛采用小組研討、文獻閱讀、團隊學習、實踐(現場)研究等教學方法;對課程學習的考核評價注重過程和結果雙結合,強化對研究生課堂外自學及課堂內表現的考核及能力評價。
七、必修環節
碩士研究生的必修環節主要包括文獻研讀、中期考核、專業實踐、社會實踐,總學分建議不少于9學分。
必修環節 |
學分 |
具體要求 |
文獻研讀 |
1 |
碩士生應完成本學科專業及導師指定的經典必讀書目及重要專業學術期刊的研讀,導師定期組織以文獻研讀為中心的“讀書會”、“學術沙龍”、“專題研討”等。導師負責對碩士生文獻研讀的指導、檢查與考核,達到規定要求者,計1學分。 |
中期考核 |
1 |
統一組織中期考核,對碩士生的思想政治表現、課程學習、科研能力等進行考核評價。通過中期考核者,計1學分。 |
專業實踐 |
≥6 |
專業實習主要是進行專業綜合實踐和應用能力訓練。學院和一些企事業單位以及科技公司建立有聯合培養基地(如武漢科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實習基地,宜昌市點軍區統計局實習實訓基地等),為學生進行實習實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企業指導老師要為研究生做出詳細的實習計劃,并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實習任務,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習具體形式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學生在實習結束后要提交實習報告,并由導師指導小組進行考核,所獲學分不少于6學分。 |
社會實踐 |
1 |
1.碩士生承擔“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崗位工作,按學校相關考核辦法完成至少一個標準崗位的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通過后計1學分。 2.研究生在校期間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社會調查、支教、扶貧、科研實習、掛職鍛煉等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時間累計不少于15個工作日。研究生完成社會實踐活動后,需撰寫不少于2000字的實踐報告,社會實踐服務對象(單位或個人)應在報告上填寫評語。社會實踐由培養單位和導師協同考核,考核合格者,計1學分。 |
八、畢業和授予學位標準
1. 畢業標準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擬申請畢業者,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按照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修滿的總學分不低于42學分;
(2). 學習期間達到相關培養計劃各環節的要求,且在校期間綜合表現良好;
(3). 導師提供審核同意意見。
2. 學位標準
專業型碩士學位授予具體要求為:
(1). 按照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修滿的總學分不低于42學分;
(2). 學習期間達到相關培養計劃各環節的要求,且在校期間綜合表現良好;
(3). 國家英語四六級成績達到學校研究生院要求:申請學位的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不含雙少和骨干)CET-6考試成績須達到281分以上(含281分)。如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是在進入我校攻讀碩士學位后取得的,其考試地點必須是在我校;
(4). 完成一篇符合學校研究生院要求的學位論文;
(5).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6). 導師提供審核同意意見。
九、其它
1.為貫徹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研究生導師按照專業培養要求,結合研究生實際情況,在研究生入學三個月內逐個制訂個人培養計劃,包含課程學習、學術活動、實踐活動、論文撰寫等內容。
2.根據培養方案,安排有關教學、考核和核定教學工作量。
3.本學科培養方案和個人計劃完成與否,將作為審定研究生能否畢業和授予學位的基本依據。
作者:學位點負責人;編輯:朱忠熏;審核:李海濤;上傳:劉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