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要求,扎實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根據《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關于舉辦2025年全國師生數字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第二十九屆教師活動)的通知》工作安排,學校決定開展2025年全國師生數字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第二十九屆教師活動)校內選拔工作。
一、賽道設置
按照本次活動的通知及指南規定,我校教師可參加常規項目(高等教育組)和高等教育專項(高校數字技術與裝備創新應用)兩個賽道,請各單位根據本單位情況選擇合適的賽道積極報名參加。
賽道一:常規項目(高等教育組)
(一)參加對象
學校在職教師、教育技術工作者
(二)項目設置
課件、微課、信息化教學課程案例
(三)項目說明
1.課件:是指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根據教學內容、目標、過程、方法與評價進行設計、制作完成的應用軟件。能夠有效支持教與學,高效完成特定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各類教學軟件、學生自主學習軟件、教學評價軟件、仿真實驗軟件等均可報送。
2.微課:是指教師圍繞單一學習主題,以知識點講解、教學重難點和典型問題解決、技能操作和實驗過程演示等為主要內容,使用攝錄設備、錄屏軟件等拍攝制作的視頻教學資源。主要形式可以是講授視頻,也可以是講授者使用PPT、手寫板配合畫圖軟件和電子白板等方式,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批注和講解的視頻。
3.信息化教學課程案例: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程教學,轉變學習方式,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的案例。包括課堂教學、研究性教學、實驗實訓教學、見習實習教學等多種類型,采用混合教學或在線教學模式。
賽道二:高等教育專項(高校數字技術與裝備創新應用)
(一)參加對象
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科研人員、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等均可參加。
(二)征集類別
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案例、高校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管理案例、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創新與應用案例。
(三)類別說明
1.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案例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案例指綜合運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件、裝備、平臺等條件,構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環境,著力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轉變學習方式,創新教學模式,取得顯著教育改革成效的案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案例原則上應開展過至少1個教學周期的教學實踐。
2.高校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管理案例
高校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管理案例是指高校在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的建設、應用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保障機制、特色做法和創新措施的案例。
3.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創新與應用案例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創新與應用案例指依托學校現有單價40萬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形成的管理、技術創新、應用和共享等方面的案例。
二、材料提交要求
校內選拔階段只須提交參賽作品登記表或案例申報書即可。登記表和申報書模板見附表1-5。其它材料在學校確定推薦人選后提供。
賽道一除作品登記表外,需要提交的軟件、微課、案例介紹文檔、演示視頻、教學活動錄像、相關設計說明等材料的具體要求見附件1活動指南,具體提交時間待學校選拔后通知。
賽道二除案例申報書外,需要提交的案例簡介視頻、教學活動錄像和其它相關材料的具體要求見附件2活動指南,具體提交時間待學校選拔后通知。
三、時間安排
請各單位在6月5日中午12點前提交參賽作品登記表、案例申報書和單位匯總表。
賽道一作品登記表及單位匯總表電子檔通過企業微信發送給教務處楊兵老師,紙質檔匯總表簽字蓋章后交至教務處課程建設科(4-418室)。
賽道二案例申報書和單位匯總表電子檔通過企業微信發送給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汪衛老師,紙質檔匯總表簽字蓋章后交至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實驗室管理科(4-217室)。
學校將在6月10日左右組織專家評審,擇優推薦參加全國活動。入圍的教師(團隊)按照指南要求完成所有須提交的作品及材料,于9月初按指南中指定的時間及方式完成材料上傳。
四、其他說明
1.參賽教師(團隊)提交的所有材料需保證原創性、真實性,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如有違規行為,將取消參賽資格。
2.賽道一課件、微課、信息化教學課程案例三類作品官網均提供了優秀案例,可訪問網址或掃描二維碼觀看。
https://huodong.ncet.edu.cn/hd/dndsteacher/show?libraryId=a5674d64-1bde-45ab-a9a9-6b091a6eec7d

3.如有問題請聯系信息化建設管理處(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學資源部魏曉燕老師,電話:67843874。
信息化建設管理處(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教務處(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中心、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
2025年5月22日
相關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