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俊山,男,內蒙古呼倫貝爾人,法學博士。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會員,湖北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理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民族政策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湖北省委宣傳部、講師團“囑托暖荊楚”系列宣講微視頻宣講人。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統文化保護等方向的研究。
一、主持的課題
1.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湖北實踐——基于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調查(BSY24066)(已結項)
2.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賦能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BSY23016)(已結項)
3.國家民委項目:基層民族工作部門運用新媒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研究(MSY16025)(已結項)
4.中央四部委鑄牢基地項目:荊楚文化蘊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JDY23011)(已結項)
5.湖北省技術交易所立法研究項目(橫向委托):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辦法的修訂服務(HSY18014)(已結項)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道路的百年實踐與經驗啟示研究(CSQ24013)(在研)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鄉村振興視角下武陵山片區傳統文化資源法律保護研究(CSQ22036)(已結項)
二、專著及論文
1.個人專著:《鄉村振興戰略下民間文學藝術法律保護研究》,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24年1月
2.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基于湖南湘西州的調查分析》,獨撰,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年9月
3.理論文章:《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合撰,黨建網,2024年8月
4.論文:《散雜居地區清真食品的“五難”》,合撰,中國穆斯林,2015年7月
5.論文:《南方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資源體系與知識產權法體系:耦合與調適》合撰,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9月
三、資政報告
8篇資政報告獲得省部級以上內參采納,其中中央領導同志批示1篇,部委主要領導同志批示4篇。
四、獲得榮譽
兩次獲得全國民委系統信息工作優秀個人榮譽稱號(2015年、2016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優秀志愿服務工作者(2020年);
中南民族大學“三育人”標兵(2021年)、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五四青年教工先鋒(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