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華(1975-),男,漢族,湖北黃岡人。武漢大學法學博士,教授。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與研究,“湖北省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理論導師”,研究專長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民族地區意識形態與政治文化研究。
一、主持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共產黨百年邊疆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2BZZ015)(2022-2025)項目經費20萬元;
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3CKS027),(2023-2018)項目經費18萬元;
3.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轉型期我國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研究(編號:11YJC810042)(2011-2015)項目經費10萬元;
4.中央專項: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編號:CSY18129)(2018-2020),項目經費3萬元。
5.國家民委教研項目:基于供給側改革思維的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創新研究,(編號:MW17018),(2017-2018),項目經費2萬元;
6.校重點教研項目:基于MOOC+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及提升研究(編號:JYZD20018)(2020-2021) 項目經費4萬元;
7.教育部產學研合作項目:人民數字馬院,(2018-2022)。
參與課題:
1.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建國以來中國解決跨界民族問題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編號:10YJA850052)(2010-2014),項目經費9萬元;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中國共產黨關于解決跨界民族問題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編號:10JDJNJD297)(2010-2011),項目經費3萬元;
3.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與行為傾向研究(編號::12YJC710009)(2012-2014),項目經費10萬元;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引領民族主義思潮的理論與實踐(編號:13JD710039)(2013-2014),項目經費3萬元。
5.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與培育路徑研究(編號:GSY15011)(2015-2020),項目經費20萬元;
二、著作、論文(部分)
1.專著:《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探索與實踐》,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
2.專著:《歐洲民族主義與歐洲一體化》,世界圖書出版社,2012年版;
3.合著:《中國共產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簡史》,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4.論文:“不斷推進邊疆地區政治文化現代化建設”,《中國社科網》,2022.12.20.
5.論文:“論我國西北跨界民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理路“,《貴州民族研究》,2020.4;
6.論文:“政治文化現代化視域下的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整合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2;
7.論文:“歐洲民族共產主義聚合性趨勢與歐洲一體化前景“,《教學與研究》,2010.10;
8.論文:“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義與地區主義的互動“,《理論月刊》,2006.10.
9.論文:“全球化浪潮下的地方民族主義“,《蘭州學刊》,2006.10.
10.論文:“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略論“,《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1;
11.論文:“不斷深化思政課專題教學改革“,《中國民族報》,2019-4-23;
12.論文:“新時代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政課親和力提升途徑“,《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20.9;
三、教材
1.主編:《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專題》,中央黨校出版社,2016年版;
2.主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武漢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3.主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專題》,武漢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四、獲獎、榮譽
1.教學成果一等獎:基于“專題+SPOC/MOOC+翻轉課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省部級,2019;
2.教學成果二等獎:“碩士研究生分層分類培養克萊斯勒創新與實踐”,省部級,2023;
3.國家安全課:“全國優秀風采教師”,國家級,2023;
4.教學競賽二等獎:湖北省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塈優秀課程觀摩活動,2021;
5.形勢與政策課:“湖北省“名師示范課堂”,2018;
6.“形勢與政策”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教育部,2020;
7.國家民委調查報告三等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