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型冠狀肺炎不期而遇的2020年,注定是讓人難忘的一年。病毒肆虐之下,有無數醫護人員的日夜付出,有最美“逆行者”們的堅毅背影,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熱心援助……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又能為疫情阻擊戰做些什么?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黨支部的黨員教師谷秀青,用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復。
疫情期間,本計劃出門遠行的谷老師一家退掉了機票和酒店,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蝸居在家。但由于谷老師所在的小區是軍轉干部小區,大多數居民都是年齡頗長的軍隊轉業干部,武漢封城令一出,街巷皆空,大家對于生活必需的食品的購買成為了極大困難。谷老師注意到了這點,努力克服了自己內心對疫情的恐懼,積極尋找應對辦法。“開始我也有過恐慌,擔心自己被傳染,畢竟封城前的15天,我都帶娃上課,逛水果湖的超市、排隊買年貨,那時候人挨人,傳染可能是很大的……但親朋好友每天給予無數次問候,過年之后,我竟然克服了自己的心理恐懼。這時候,我開始關注各種購菜群。”2月2日,谷老師在小區群中發布了第一個團購蔬菜的號召,開始了小區的第一次團購買菜。
經過不斷考察和比對,谷老師選定了孝感的一家送菜方,但送菜方要團購50份才能配送。谷老師連續幾天努力卻湊不夠菜量,只能同送菜方溝通協商,凌晨時分,送菜商最終同意了谷老師的請求。菜源有了著落,可又有一個難題擺在眼前:送菜的大卡車無法開到小區門口,那誰去接菜?谷老師的車不在小區里,接菜不便,在群中詢問卻一天都無人響應,最終她毅然決定,自己去接。2月4日,谷老師在群里發布領菜方案,并再三強調領菜人員必須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排隊時人與人必須間距2米以上;可使用拖車、電動車運菜,可幫行動不便的鄰居代領。大家回復了會遵守后,谷老師同送菜方聯系,在第二天與送菜方在約定地點進行了對接。“看到送菜方開的卡車,那時候就覺得看到了希望。我和送菜方負責人核對了菜的數量,轉菜錢,他們卸菜,全程大家遠距離對接,但是聽到他們爽快的笑聲,似乎自己也被感染,這個疫情不可怕,人與人之間還是充滿溫暖。”對接成功后,谷老師拿著訂菜的冊子,每有一份菜被領走就在名單后劃上對勾,直到所有的菜被領走,谷老師仍不放心地在群里發通知,提醒大家消毒,避免把病菌帶回家。
這次菜品的團購之后,小區里又有了多次團購活動,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服務集體的團隊中來,為抗疫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谷老師感慨道:“面對疫情,我們每個人也許心理都會變化,我也一樣,有過恐慌,緊張,直至淡定處之,我也會對那些不合時宜的行為與措施發發感嘆。但是身為一個普通人,尤其是黨員,行動有時比發牢騷更能自救和救人。我們雖然不能像那些逆行的醫護人員一樣奔赴戰場,治病救人,但我們可以在后方盡量不給他們添亂,聽黨指揮,在工作上恪盡職守,在小區做到守望相助。”
谷老師面對形勢嚴峻的疫情,將個人利益拋諸腦后,不懼艱險,不求回報,為使小區的生活得到保障,帶領居民排除萬難團購蔬菜,以自身行動生動詮釋了關鍵時刻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使命,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在社區鄰里之間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為廣大師生,黨員干部樹立了優秀的抗疫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