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7月22日,中南民族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暑期研修班在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福建師范大學)成功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39位教師參加了此次研修。
全體參訓學員們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福建師范大學)合影
研修期間,學員們首先聽取了福建省委黨校陳新教授所做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福建的孕育與實踐》的學術報告。陳新教授在報告中全面回顧來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歷任福建省廈門市、寧德市、福州市及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人,從副市長到省長的17年零5個月的時間內,通過對特區工作、扶貧攻堅、作風建設、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各方面工作的扎實推進,從中逐漸形成關于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密切聯系群眾、狠抓作風建設、政府職能轉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理論,逐漸升華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過程,使學員們對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有了更豐富、更立體、更具體、更歷史的認識。
隨后,學員們先后來到平潭綜合實驗區、林覺民、冰心故居、林則徐紀念館、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廈門市軍營村,重走習近平總書記在八閩大地扶貧攻堅所走過的路,進行現場學習。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學員們親身感受平潭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戰略意義、兩岸共有的文化基因和血脈傳承,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平潭島面臨的促進兩岸交流和共同發展“千年一遇”的機遇以及臺海合作的光明遠景有了十分直觀的感受。在林覺民、冰心故居和林則徐紀念館所在的福州市傳統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學員們十分直觀地感受到了從福州走向世界,推動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一位位文人、政要、革命家們,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以及放眼看世界的眼光。同時,對于坊巷文化這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保護、傳承和發展,學員們也十分真切地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指示的價值和意義。在壽寧縣下黨鄉,學員們重走了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的路,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在親身參與下黨鄉扶貧攻堅,幫助昔日的特困地區走出一條鄉村特色經濟發展的道路,實現“弱鳥先飛”的過程,體悟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也為閩東山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以“滴水穿石”的勇氣與毅力,白手起家、敢想敢干,闖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的“閩東精神”所深深震撼。在廈門市海拔900多米的高山軍營村,學員們也重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廈門市副市長和福建省委副書記時到此訪貧問苦的盤山小路,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提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以及軍營村如何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充分利用其獨特的自然資源打造農業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真正做到了農旅經濟和生態保護共同發展、真正契合了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有了真切的感受。
參訓學員們在下黨鄉鸞峰橋習近平總書記現場辦公處合影
學員們在軍營村初心使命館進行現場學習
通過現場教學,現場觀摩、現場授課、實踐體驗,學員們對于習近平同志聚焦中國在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實際、最基礎、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孕育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進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對于如何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實踐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念。通過在具體的歷史場景中感悟歷史,深入學習黨史、深入調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員們也真真切切地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禮,從中獲得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使黨性得到了錘煉,真正做到學黨史明理增信、學史崇德力行。(圖文: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