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關心青年教師的生活與工作情況,幫助青年教師解決遇到的困難,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傾聽青年聲音,凝聚青年力量,2022年3月30日上午,我院在1棟501會議室開展了青年教師座談會。會議主題是圍繞習近平主席2019年3月18日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講話精神,圍繞思政課教師“六要”要求和對思政課“八個相統一”的要求,青年教師結合自身職業生涯規劃,談談心得體會、發展目標、存在困難以及未來打算。參加會議的人員有學院領導代表魏大江、楊金洲、黎海波、董杰、張濤華,學院教授代表張瑞敏、李春燕,學院青年教師王曉、王依依、白雪、孫妍豪、冷蓉、董梅昊、張歡。學院黨委書記魏大江主持本次座談會。
座談會首先邀請教師代表分享工作經驗。張瑞敏教授圍繞如何做一名“好教師”對自己從教三十余年的教學經驗進行分享。她談到在職業定位方面,要對教師職業有敬畏之心,對思政課教師要有敬仰之心,同時要把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結合起來,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在科研方面,要做到教研相長,內容為王,思想深邃,日學日新,積極探索和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爭取多參加學術活動、調查研究、社會服務,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
李春燕教授主要圍繞“好課堂”進行分享,一是情懷要深,她聲情并茂地為老師們講述自身工作經驗;二是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強調“教學立身,教研起家”,教學和教研兩手抓;三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八個相統一”的要求有感,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提出要提前準備講稿并進行試講、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及時進行課堂反思、及時更新教案等建議。
青年教師代表先后發言。各位青年教師首先對兩位教授的經驗分享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收益頗豐;同時多位老師結合自身職業生涯規劃,針對“如何做一名好教師”、“如何做出好課堂”的問題,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并提出了自己對未來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展望。在當前所遇到的困難方面,多位青年教師提出了怎樣處理教學與科研兩者的關系;面對較重的教學任務,怎樣打造一門金課;怎樣面對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壓力和焦慮等問題。
學院領導代表黎海波、董杰、張濤華發言,作為有較豐富的教學和科研經驗的教師,他們強調,教學是根本,教師的工作要以教學為主,并將教學和科研相融合。教學經驗要慢慢積累,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學術活動。面對教學和科研兩方面的壓力,要學會尋找自己的解壓方式,及時疏導情緒,實現教學、科研、生活的良性互動。
院長楊金洲作總結。他首先對學院近些年來的成就和學院當前的實力作了介紹,希望青年教師樹立信心,他結合學院提升思政課教學能力、申報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專業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三個重要任務,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敬畏,樹立政治高線,守牢師德底線,警惕意識形態紅線,青年教師要盡快實現從學生到教師、從教師到思政課教師的轉變,在教學、科研、育人意識形態等方面展現馬院教師的風采。二要精進,積極融入到教學團隊、學科團隊中,匯聚教學和科研合力,積累論文成果、獎項,并充分利用學術資源,拓展自己的學術視野。三要奉獻,把自身的教學、科研與學院發展融合起來,凝聚青年教師的力量,為學院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學院黨委書記魏大江最后指出,青年教師要過好政治關、教學關、科研關、文化關。在政治方面,發揮好民族高校在“政治立校”方面的優勢,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定位和思政課教師的職業定位,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遠大信仰;加強課程設計培訓,抓實抓緊教學研究工作,加強青年教師理論學習、宣講研修、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培養鍛煉,積極推動思政課評價機制的創新,幫助青年教師打造“好課堂”,成長為“好老師”。
(作者:牛書萌 編輯:金瑤 審核:魏大江 上傳:金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