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武漢市第三中學校長、武漢市政治學科帶頭人張才清老師,應邀蒞臨我院開展座談交流。張才清以精準化、生動化指導形式,聚焦學科思政人才培養與思政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為學院師生帶來一場兼具深度與溫度的專業分享。我院院長黎海波、副院長朱磊,教師王曉、王依依、董梅昊、贠婷婷,以及學科教學(思政)專業五位同學參加會議,會議由黎海波主持。

座談會上,張才清結合自身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和一線教學實踐,圍繞“思政課教師職業素養”主題展開分享。他指出,思政課教師應立志成為“大先生”,著力打造生態、生成、生活、生命、生長的“五生”課堂。具體而言,一要心中有愛,甘愿為學生肯花時間、不怕麻煩,走進學生心靈;二要形成美的育人風格,做到“輕輕地”潤人、“深深地”研究、“常常地”堅持、“慢慢地”等待,讓學生真正從內心認同與接受思政教育;三要具備溫柔且堅定的帶班風格,在教育過程中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投身思政教育事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與專業素養去感染、引導學生。隨后,談及“如何成為一名好思政教師”,張才清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他指出,一要提高政治素養,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的核心要義,按照“六個要求”鍛造自我;二要培育精湛的專業素養,不斷豐富育人思想、開闊教學思維、更新教學理念;三要創新教育教學方式,緊跟時代潮流,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因材施教;四要大膽學習,大膽嘗試,在打牢專業知識的同時,匯聚不同專家教師的專業力量和集體智慧,持續提升教學能力。

黎海波作總結發言。他表示,此次座談交流為我院師生搭建了與基礎教育領域專家深度交流的平臺,也為學院在思政教師培養、思政課程建設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他強調,我院將繼續加強與基礎教育一線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培養更多優秀的思政教育人才鑄牢根基。
張才清,武漢三中校長,武漢市政治學科帶頭人,“武漢市優秀教師”“漢陽區名校長”,被學生和家長譽為“最有才情和溫度的校長”“才清問道”是其獨具風格的教育方式。
(圖、文:張猛;初審:朱磊;復審:瞿曉琳;終審:黎海波;發布:金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