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晚在1棟501教室,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代玉啟教授應邀來我院講學,開展主題為“后疫情時代:時代新人如何安身立業”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董杰主持,鄧純余副教授、朱磊副教授以及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參加。
本次講座代玉啟教授主要從“如何看待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如何看待當下尤其是黨的領導”、“如何看待國民心態的良莠不齊”、“如何看待信息社會的亂象叢生”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代玉啟指出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國家是人類社會基本組織方式,是國際關系基本構成單元,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議中,需要做到家國情懷與世界視野的辯證統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歷史用實踐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優勢,疫情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部署證明了黨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統一領導的現實優勢。我們要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升到行動的自覺。疫情發生時,廣大人民群眾心態由恐慌向多元化發展,民眾自身處境和素養直接影響心態,要培養理性平和的國民心態,培育積極感情,重在激發基于“輝煌崇高體驗”的民族自豪感,對消極情感的引導,重在塑造基于“悲壯崇高體驗”的不懈奮斗精神。信息社會亂象叢生,各個人應當在信息超載運行中增強分辨力、在信息偏好慣性中突破認知“繭房”,只有主動學習疫情防控科學知識,才能正確看待疫情。此外,代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怎樣處理功利主義價值觀”、“怎樣看待中國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矛盾”等問題進行了耐心詳細的回答。
講座最后,代玉啟教授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守本心,要把握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的辯證法,學會比較和鑒別,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忘乎所以。二是儲勢能,應當以學養人,治心養性,以讀書學習升華氣質,觀察形勢提升境界。三是擔使命,人應當積極主動作為,自覺承擔家庭責任、職業責任與社會責任,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
副院長董杰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總結。董杰認為,此次講座氣氛熱烈、探討深入,代教授的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幽默風趣,令人耳目一新,既有理論的深度,也有現實的高度,體現了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學者的學術胸懷和師者的家國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