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領航講堂”第二十二講線上講座成功舉辦,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解麗霞教授為我院師生作題為“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共同富裕”的學術報告。本次講座由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黎海波主持,部分教師以及2020級、2021級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解麗霞教授主要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思想的中國化歷史進程、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總布局這三個維度對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共同富裕思想進行了闡述。她從三大社會形態的萌芽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切入,分別引證《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德意志意識形態》《經濟學手稿》里面的內容闡述這三個階段。她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哲學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構建共同富裕社會提供了合理論證,而科學社會主義則為構建共同富裕社會構筑了理論藍圖。其次,分別探討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共同富裕”思想,對各自思想的理論背景、提出過程、主要內容和重要影響進行了細致闡釋。通過歷史而系統的梳理,解教授指出,毛澤東的“共同富裕”思想突出同步富裕,強調過程公平,鄧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倡導先富帶后富共富,強調結果公平,江澤民的“共同富裕”思想主張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胡錦濤的“共同富裕”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和全民共享,倡導效率與公平并重。再次,從共同富裕的覆蓋面、含義、實現途徑、階段性質這四個方面進一步闡明了新時代共同富裕的豐富內涵。她指出,新時代共同富裕惠及的是全體人民,兼顧的是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協同富裕,倡導的是通過勞動創新致富,依靠的是“逐步共富”的方式來穩步推進。
黎海波副院長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精彩點評。他認為,解教授的講座涉及到了六個重要問題,即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的文本溯源和思想邏輯問題,以及這一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探索和社會公平正義的關系問題。此次講座立意高遠、思想深刻,同學們表示該講座令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