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我院舉行第四十期“知?行”讀書會,本次研討主題為“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構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徐若藍老師,我院黨的建設學科谷秀青、李明軒、彭偉老師應邀出席,黨的建設專業2023級、2024級研究生參加。讀書會由2024級研究生崔雨桐主持。

在分享環節,龍嘉宇等四位同學圍繞主題分享了讀書心得。龍嘉宇深入分析了延安時期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同延安精神之間的關系;王書樂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觀點,深刻剖析了延安時期中國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條件對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劉詩璇從歷史危機與文化沖擊入手,梳理了中國共產黨構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發展脈絡;朱新宇從歷史背景、實踐路徑等方面探討了相關經驗對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啟示。
在討論環節,張烜榮、崔影、龍嘉宇等同學圍繞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構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大歷史意義以及對當前思想文化建設的啟示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在點評環節,老師們對同學們的前期準備和積極討論表示肯定,并提出建議。徐若藍結合自身研究方向與學習經歷提出,要善于把文本放在思想發展史的長河中進行比較閱讀和梳理分析。谷秀青指出,閱讀不應止步于書籍本身,而要從中提煉啟示并明確后續研究方向,同時要重視深挖黨報黨刊價值以及善用比較研究方法。李明軒建議,分享過程精簡原文梳理篇幅,應注重歷史視野與現實關照的有機統一,要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從書中探尋理論的現實意義。彭偉以“非遺”研究為例,提出研究延安時期的歷史經驗要結合當下國情,辯證看待歷史經驗與文化自信、國際地位變化間的關系。
(文、圖:萬琪;初審:李明軒;復審:瞿曉琳;終審:湯振華;發布:金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