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對象
2021屆本科畢業(yè)生畢業(yè)論文;
二、檢測軟件
使用“中國知網(wǎng)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tǒng)”進行檢測。登陸網(wǎng)址:http://scuec.check.cnki.net/ 或至教務處主頁【專題欄目】下選取“中國知網(wǎng)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tǒng)”登陸。
三、系統(tǒng)使用說明
學生:學生登錄用戶名為本人學號(去年登錄過系統(tǒng)的往屆生學號前加“wj”,連續(xù)兩年登錄過系統(tǒng)的往屆生學號前加“wwj”),初始密碼為身份證后八位。
指導老師:指導老師登錄用戶名是本人工號,初始密碼為身份證后八位。
重要提醒:各級用戶使用手冊均可在本通知附件或登錄系統(tǒng)后下載。請使用者登錄后及時修改密碼,防止盜用。
四、檢測具體要求
1.檢測方式:檢測采取學生個人上傳論文進行檢測的方式。
2.上傳論文要求:上傳論文須為完整稿,格式為word文檔,文件命名格式為“學院_專業(yè)_學號_姓名_論文題目”,例如:“馬克思主義學院_思想政治教育_20170001_小明_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學情分析研究”(注意下劃線)。
3.檢測安排:原則上給予每位學生三次論文檢測的機會,答辯前兩次,答辯結束后一次。第一次檢測結果供學生本人及指導教師參考;第二次檢測和審閱確定學生是否有資格答辯,檢測通過并經(jīng)指導教師同意后方能參與答辯;第三次檢測上傳論文終稿。第二次、第三次檢測全體學生必須參加。
五、檢測批次
重要提醒:在各次檢測時間范圍內(nèi)每位學生只有一次提交檢測的機會,請確認上傳論文無誤再點擊“提交”,第一次檢測的對象為全體學生,第二次檢測對象為第一次檢測未通過的學生。
檢測 批次 |
學生檢測時間 |
教師審閱時間 |
說 明 |
第一次 |
4月25日-30日前 |
4月30日前 |
1.學生每次上傳論文后都要自行聯(lián)系指導教師審閱; 2. 指導老師審閱時,檢測重復率>20%的論文不予通過,≤20%的論文也可視實際寫作情況給予“不通過,需修改”的建議,確保學生答辯前檢測通過的論文與實際參與答辯的論文一致; 3. 答辯結束后,學生上傳論文終稿,上傳檢測的論文必須與提交給指導老師的打印版存檔論文一致。 |
第二次 |
5月15日-21日 |
5月21日前 |
第三次 |
6月1日-7日 |
6月7日 |
六、畢業(yè)論文(設計)查重檢測性質(zhì)認定標準
檢測結果 |
性質(zhì)初步認定 |
R≤20% |
通過檢測 |
20%<R≤40% |
疑似有抄襲行為 |
R>40% |
疑似有嚴重抄襲行為 |
六、檢測報告單存檔
所有學生須打印答辯后論文終稿檢測的“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簡潔)”一式兩份交給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在確定檢測論文與提交論文一致的情況下簽字確認,并在畢業(yè)論文(設計)資料袋中保存。
七、其他未盡事宜請參照教務處《關于做好2021屆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查重檢測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