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晚,《多彩中華》課程組邀請到中南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院長王奎正教授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黨史專題教育講座。此次講座由張春枝老師主持,除課堂學生外,馬克思主義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王奎正教授分別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中國共產黨對新中國建設形式的探索、正確認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四個方面展開講解。主要概述了黨在百年歷史征程中領導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變革、發展的階段特征,梳理總結黨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所做出的重大歷史性貢獻,帶領同學們理清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任務的信心和決心。最后,王奎正教授以習近平總書記“九個銘記”作為此次分享的結尾,并對我們年輕人應當如何在國家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提出期望,勉勵當代青年肩負起時代重任,努力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人類大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奎正教授還就同學們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作用、制度完善等主題進行了互動。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魏大江對此次講座做了總結,并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他認為,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國際比較和歷史梳理可以看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吸收國際上民族工作正反經驗基礎上進行制度創新的偉大成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是各民族“共建共享共治”的先進制度,是不斷完善保障少數民族權益的好制度,有利于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感、歸屬感。我們還要回應時代需求,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制度體系與執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