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5年7月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結項結果,我院李資源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百年歷史考察與經驗啟示研究》(項目編號:20AMZ005)和詹全友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中國70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19AMZ005)均以“良好”等級結項。

《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百年歷史考察與經驗啟示研究》項目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系統梳理了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的歷史進程及偉大成就,科學總結闡釋其間形成的歷史經驗教訓及當代啟示。該項目不僅拓展了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還提升了對我國民族問題的特點和規律以及民族工作基本規律的認識,為新時代做好民族工作提供深厚學理基礎和科學政策建議。
《新中國70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緊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主題,從歷時性維度系統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事業的政策變遷與實踐探索歷程,從共時性維度全面總結工作經驗并提煉其間蘊含的規律性認識,展現了我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事業發展的整體樣態。該項目既為民族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研究提供詳實資料與深度見解,又為當下及未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政策制定、實踐開展提供科學參考,以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不斷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對項目結項成果質量要求不斷提高。2025年7月,驗收的468項申請結項項目中,55個項目獲得“優秀”等級,優秀率僅為11.75%;139個項目獲得“良好”等級,良好率為29.70%;同時有95個項目暫緩結項。我院兩位教授的結項成果獲得“良好”等級,充分體現了兩位教授追求高質量學術成果的卓越品質。接下來,學院將進一步加大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的培育工作,加強在研項目質量管控,激勵教師潛心學術、熱心鉆研,不斷推出精品力作,為學校科研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文:楊曼;初審:瞿曉琳;復審:李建青;終審:湯振華;發布:金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