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親切關懷青年一代,全方位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推動新時代青年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當前,全黨全國正在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必須緊緊立足為黨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回應關切、釋疑解惑,加強“青年化”理論闡釋。
依托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揭榜掛帥”專項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年化闡釋的效果評價及提升路徑”選題,我院“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年化闡釋”學生課題組借助青年理論宣講、“青馬工程”培訓、創新創業競賽、學科專業實習、“返家鄉”社會實踐、校園文學創作等活動對文件理論語言進行“青言青語”轉化,以“青春之聲”澎湃“青春之力”,共同唱響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的青春之歌。
課題組負責人、我校青年理論宣講團副團長黃政馀深入高校、社區開展題為《堅定文化自信發展路徑,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主題宣講,從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三個層面展現當下文化自信的外顯性實踐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未來的有機聯結,營造“傳統文化熱”“短視頻文化群象”的具體場景,在交互式、可視化的氛圍中引導青年深入思考自身所肩負的時代責任。該主題宣講已累計舉行十余場次,受到不同年齡不同群體青年的廣泛好評。
課題組成員、我校第八期“石榴籽·青馬工程”培訓班成員王雪卿主持了“戀湖社區紅領巾議事會”成立儀式,主動向下就“少年化”理論闡釋進行探索,生動解讀共建共治共享目標的理論意蘊,通過議事會這一機制引導兒童參與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的主動性,培養其民主、平等、自主、團結的精神,實現治團治隊文件理論“少年化”與“化少年”二階性的辯證互通。該儀式還產生了議事會章程與選舉辦法(草案),為兒童參與社區治理提供新路徑。
課題組成員、《城鄉融合視閾下留守兒童家校社共育重難點調查: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為例》調研報告主要撰稿人鐘卓穩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對調研地部分初級中學實地調研所取得的訪談記錄及數據進行質性及量化分析,構建出城鄉融合背景下留守兒童家社協同共育模型,在相關報告中突出“青年化”理論闡釋的重要作用。該作品榮獲湖北省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銀行”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決賽二等獎。
課題組成員、我校南湖政治學學研會會員方紫銥創作了題為《弦歌不輟續千載》《平凡之光,非凡之焰》的文學作品,結合個人成長經歷,通過獨特視角抒發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共產黨人精神品格的深刻感悟,以身邊青年喜聞樂見、善于接受的語言風格打開面向分眾化群體圈層內外“微闡釋”的新通道,分別發表在《中南民族大學報》第844、848期專版上。
課題組成員、如東縣“燕歸巢”系列活動參與者王桂秦利用放假返鄉實踐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服務中心參加政務實習,在人才政策的宣傳、推介工作中錘煉自我,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融入對返鄉創業青年的對接中去,也培育了自己只爭朝夕、勇爭一流的歷史主動精神。該活動還組織學生前往中共南通地方史展館進行參觀,在歷史與理論的交匯中形成“青年化”理論闡釋的“自循環”。
課題組成員、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赴中國民族報社新媒體部實習組組員馬曉怡參與了新聞報道《北京市第十一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8月召開,亮點搶先看!》的采寫工作,從青年群體的關注特性出發對賽事會徽石榴、火炬等要素抓取解析,體悟“平等、團結、拼搏、奮進”的辦賽宗旨,展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邏輯。該篇報道已在《中國民族報》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上發表,累計瀏覽量近千次。
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號召,結合課題研究需要,今年5月至6月,課題組以武漢市作為主要調研地,通過問卷發放、訪談問詢等方式開展了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青年化闡釋狀況的調查研究,在二十多所高等院校中共計收回百余份問卷,并利用SPSS等數據分析工具進行效果研判與關聯挖掘,結合覆蓋不同層次、不同性質闡釋對象和闡釋主體的訪談內容進一步探討當代青年理論學習的傳導機制、反饋路徑和創新策略。此外,課題組還運用歷史學、傳播學方法對特定視域的“青年化”理論闡釋進行專題研究,并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青年理論教育工作歷史經驗總結分析報告(1919—2012)》《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各類媒體針對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回信精神進行青年化闡釋的追蹤分析綜述》兩份研究成果。
在研究成果運用階段,課題組將研究報告主體及有關材料報送相關單位,累計收到地方黨組織、地方團組織、大中小學、社會服務機構成果采納證明7份,有關部門領導批示1份,專家推薦信1份,運用成效顯著。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課題組抓住“揭榜掛帥”專項賽的契機,以有深度的理論、有寬度的視野、有溫度的語言和有力度的傳播,對如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做出有益探索。下一步,課題組將持續攻堅,充分利用現有實踐資源加強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年化闡釋工作的研究,不斷優化理論闡釋內容,豐富理論闡釋形式,助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魂,不斷向下扎根,激越向上的青春力量。
(文、圖:黃政馀;編輯:金瑤;審核:湯振華;發布:金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