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教育引導研究生深入探索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刻領悟黨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踐行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時代需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好新時代長征路,3月8日,在副院長滕帥帶領下,我院研究生第三黨支部組織黨員、發展對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代表40余人赴武漢革命博物館和首義公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實踐研學。
我院師生一行首先參觀了武漢革命博物館。大家在講解員的引領下,依次參觀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毛澤東舊居及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學習武漢革命歷史與革命先烈英勇故事,了解武漢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地位和貢獻。

隨后,全體同學一起聆聽了滕帥主講的“紅巷里的思政課”。滕帥回顧了近代歷史上“中華民族”概念的提出、傳播及其認同過程,深入剖析了新時代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號召大家要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以實際行動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此后,紅巷青馬宣講人、我院2023級研究生楊怡璇以“抗戰歌曲中的中華民族”為題,講述了《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過程,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抗戰中的民族團結之音。紅巷苗苗、常青樹實驗學校的賀梓鈺同學講述了王根英烈士的英勇事跡,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報國何計女兒身”的壯志豪情。

最后,師生一行前往首義公園,瞻仰了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碑,參觀了首義炮臺等革命遺跡。活動結束后,同學們進行研討交流,分享心得感悟,大家一致認為,這次研學活動內容豐富、場面生動、思想深刻,加深了對辛亥革命精神、黨的歷史和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理解,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具有積極作用。

本次活動是我院實施黨建“融鑄”工程的具體實踐。“融鑄”工程以“紅色初心”為主題,以“紅色傳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為目標,著力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致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
(文:許泠子;圖:崔雨桐、高懿偉;初審:滕帥;復審:朱磊;終審:湯振華;發布:金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