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征,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年畫已不僅是節日的裝飾品,它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使它成為反映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為弘揚優秀非遺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的藝術素養。12月15日,中南民族大學美育教育系列活動之木版年畫體驗活動在中南民族大學北書院潤良學堂成功舉辦。活動由中南民族大學團委與中南民族大學圖書館聯合主辦,由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工、湖北省工藝美術師、湖北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李廣來擔任主講人。
本次活動主要分為理論教育以及實踐制作兩個部分。活動伊始,李廣來老師分別從木版年畫的歷史由來、木版年畫的價值以及發展現狀等方面對木版年畫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家家會刻板,人人善丹青。”體現了木版年畫之于華夏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意義。同時,李老師還以“你所了解的年畫”和“家鄉的年畫習俗”為話題與現場多名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在交流互動中發現同學們的認知問題,再通過答疑解惑增進同學們對木版年畫的了解和認識。

李廣來老師向同學們介紹木版年畫

同學們積極參與互動交流
在實踐制作環節,李廣來老師首先介紹了制作木版年畫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雕刻好的木版、特制的墨汁、拓紙以及刷子等,并示范了拓印的步驟和技巧。

年畫雕刻木板展示
隨后,在李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親身體驗了木版年畫的拓印過程,從上墨、鋪設拓紙再到揭紙,一步步地完成了屬于自己的“門神”年畫,感受著傳統文化跨越時間期限的精神力量。

李廣來老師示范木版年畫的拓印方法

木版年畫成品
紅紙揭開,守護門神躍然紙上,一幅幅木版年畫作品拉近著同學們與非遺文化的距離。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讓木版年畫走進了年輕一代的視野中,增強了同學們的文化傳承意識,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是對文化自信的深刻體現。未來,學校將繼續用實際行動傳播文化知識、傳遞文化精神,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活動現場合影留念
(審核:梁瀟瀟 上傳:袁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