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能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余奔赴這場‘春日之約’,我感受到了專屬于民大春天的浪漫氛圍。”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2022級的彭毛德吉與朋友靠在一起,靜靜享受著吉他彈唱《我記得》。3月26日晚,由共青團中南民族大學委員會主辦,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會承辦的“民大的春天”校園春日晚會在中南民大南湖操場舉行。現場表演豐富精彩,掌聲不斷,歡呼喝彩響徹整個操場。

本次晚會包含歌舞類、語言類共16個節目,參演人數50人左右。活動開始前,主辦方和承辦方設立晚會宣傳標牌,并在公眾號上發布相關推文,吸引了眾多民大師生前來參加。“我是通過推文了解到本次活動的,現場氛圍很歡樂,主持人很熱情,跟大家互動特別多,環節安排也很完整。在周末,能有這樣一個機會放松心情,我覺得很不錯。”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20級的鄒子揚說到。
臨近晚會開始,主辦方便在操場入口擺臺為觀眾發放活動定制應援物、節目單和貼紙,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可以在節目單對應的節目后面貼上貼紙,為自己喜歡的節目投票。
眾人圍坐在南湖操場,吹著春日的晚風,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之中。其中,電子音樂表演《我依然在這里》,將動感電音與古典小提琴音結合,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表演者計算機科學學院2020級薛智鍇介紹到:“電子音樂是使用電子琴等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制作的音樂。我在高一時接觸并喜愛上電子音樂,它讓我知道了音樂的形式可以如此多樣。 我想借此機會,讓很多的人了解電子音樂。”
此外,藥學院文工團話劇組表演的小品《互聯網體驗》讓觀眾們笑聲連連、拍手叫好。主演之一楊秀男介紹到:“這個小品的靈感來源于現實,我們上網看視頻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廣告,讓你下載各種各樣的APP。還有一些網盤軟件,下載文件很慢,只有開通會員才可以加速,這些行為讓我們頗有感想,我們就想把這種現象以小品的形式搬上舞臺。節目從去年11月份開始準備,這是我們第一次表演,很感謝能有這樣一個機會把我們的節目展示出來。”
“承辦這個春日晚會的初衷是想給同學們一個放松身心的舞臺,希望大家能夠在繁重的課業之外感受到自然的美。科技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的節奏加快,過多的碎片化信息往往會削弱我們對于事物的體悟和感受,舉辦這樣一個活動,也是希望朋友們能放下手機,盡情地沉浸在這兩三個小時的快樂里。”中南民大研究生會文體部負責人趙舜玉介紹到。“我們想把這個活動辦成校研會的傳統活動,一屆一屆地傳承下去,于是起了一個富有寓意的名字。‘民大的春天’給人一種無限美好的感覺,也非常切合我們活動的舉辦時間與舉辦目的,我們希望大家不論在什么時候,一想起曾經參加過的這個晚會,就能夠回憶起在民大的美好時光。”
(作者:張藝卓 烏仁 審核:梁瀟瀟 付成棟 編輯:普悅 上傳:郭史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