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待的北京冬奧會落下帷幕。精彩、非凡、卓越,北京冬奧會為世界留下獨一無二的冰雪記憶。民大學子也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到活動中來,這就是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霍瑋琪同學。

懷揣已久的冬奧會志愿服務夢想
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后,當時還在讀初中的霍瑋琪就期待成為一名志愿者,尤其是看著家鄉崇禮建起了多個奧運場館,她更是下決心要為冬奧會貢獻力量。
2020年,北京冬奧會啟動志愿者選拔,多以北京及河北省內高校為主。而此時已是大學生的霍瑋琪仍不放棄,在多方咨詢后,報名參加了崇禮區城市志愿者的選拔。通過三次面試和一次測試的嚴格選拔,她如愿成為志愿者中的一員,并在2021年和同伴們陸續參加了點位講解、紀律要求、禮儀培訓等多次志愿者培訓。他們還需要對冬奧會和相關場館知識了然于心,以便在面對市民和媒體提問時能應對自如。

北京冬奧會——綻放志愿青春
2月16日早上8時30分,身穿藍色志愿者羽絨服的霍瑋琪準時到達崇禮區郵電街,開始當天的執勤工作。這位21歲的姑娘是中南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也是北京冬奧會張家口市崇禮區城市志愿者。
“我們的工作是為居民和游客提供指引,保障道路秩序,并處理一些突發狀況。”霍瑋琪說,他們從1月27日開始上崗,工作至2月21日,每天需要站崗80分鐘。冬天的崇禮室外溫度達到-20℃,雖然工作時間不長,但低溫是不小的挑戰。“我通常上身穿一件厚毛衣、一件夾克,再套一件羽絨外套,下身是一件加厚棉褲外再套羽絨棉褲。我們還會戴統一發的手套和帽子,身上貼上暖寶寶,鞋里墊發熱鞋墊,才能扛住風雪。”


“擔任城市志愿者的基本是在崇禮長大的大學生們,我們都特別為家鄉驕傲,希望能在冬奧會期間讓這座小城給世界留下好印象,所以我們都很努力。”霍瑋琪說,在申辦冬奧會成功后,作為重要賽區的崇禮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原本的小縣城變成了如今的旅游勝地。不僅道路變得便捷通暢,還修起了高大上的滑雪場。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的先后開通,也讓崇禮加速融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
“我特別喜歡谷愛凌和蘇翊鳴,他們如此年輕,又如此勇于挑戰自己,讓我也備受鼓舞。”霍瑋琪表示,自己很享受做志愿者的感覺,高中畢業后,她將大部分假期時間都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比如2020年擔任在崇禮區舉行的斯巴達越野賽志愿者。”能為家鄉、為祖國做力所能及的貢獻,是我們青年人的責任。”
夢想起航,在民大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民族大道182號,霍瑋琪遇見了更好的自己。自入學開始,擔任班長一職。大二開始擔任馬克思主義學院志工部部長一職,兼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協主席。大學生活是忙碌的、充實的,也讓她不斷地成長、蛻變。在這里,她獲得“百生講壇-優秀主講人”院級二等獎,獲評校級優秀志愿者。另外,還榮獲2021年河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很榮幸成為一名冬奧會城市志愿者,正如很多人所說:不是每年都有冬奧會,也不是每屆冬奧會都在中國,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能夠為家鄉為祖國獻一份力讓我感到十分自豪,對我而言,做志愿服務活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幫助他人也成就自己,真正做到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有一分光,發一分熱’。”

“冬奧志愿者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雖然城市志愿者遠離比賽場館,但我們的志愿服務同樣精彩,為做好冬奧會外圍保障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雪天雖冷,但澆不滅我內心的那份激情,肩負著志愿者的使命,就要承擔起這份責任,就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這一路上收獲了來自各界的問候與關心,使冰天雪地里的我們溫暖如春,能夠成為這一歷史性時刻的見證人和實踐者,這次志愿者服務的經歷將會在我的成長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者:長江日報 中南民族大學官網 審核:高俊山 編輯:盧心媛 上傳:武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