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第五場“新文科-新融合-新管理”暑期系列講座在2024年8月13日上午線上開講。武漢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珞珈特聘教授、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副會長李燕萍教授受邀做主題為《數智時代下人才服務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的講座。此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周運蘭教授主持,管理學院師生80余人參加會議。
李燕萍教授首先從內涵、產品和價值三個方面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基本認識進行了介紹。從人力資源服務的內涵及企業服務模式的角度看:人力資源服務業是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人力資源的供需雙方出發,為雙方提供人力資源相關服務,架起溝通橋梁,解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并獲取一定的收益?!秶窠洕袠I分類》文件也對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作出了具體的定義。從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產品角度看:人力資源服務產品主要包括人力外包服務、人才獲取服務和其他服務。李教授還從人力資源價值鏈的角度結合具體的事例和具體的招聘APP等對靈活用工進行了具體的介紹。從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價值方面來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價值主要包括社會經濟價值和市場價值。在講座中,李教授結合具體的人力資源服務產品——靈活用工對其經濟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做出了具體的介紹。她指出靈活用工的核心價值具體包括降成本和提效率兩個方面。
李教授在講座中還具體介紹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現狀、機遇和挑戰。她結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數量、總營業收入、從業人員、服務用人單位次數、國家產業園建成數量等數據指出,我國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規模和業務持續增長并呈集聚化、集團化、品牌化的發展趨勢。同時,李教授還從政府的重視、新時代發展的需要以及數字經濟的發展三個角度具體闡述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在談到我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時,李教授站在國際視角上,結合國內外的行業環境以及具體的調查數據和文獻研究認為我國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雖然發展迅速,一片藍海,但其國際競爭力依然不夠,與其他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李教授還認為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存在供給能力和質量不足的情況,并結合零工經濟研究中心公開的投融資事件的相關數據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講座還深入探討了數智化賦能人力資源服務創新動力和具體路徑。李教授指出數智化賦能人力資源管理必將成為我國人力資源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并列舉了數智化賦能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李教授還認為,我國企業人力資源數智化從智能化的方向上看就是要實現兩個智能:流程智能和決策智能。在談到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創新發展路徑時,李教授結合她和她的團隊所做的案例研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提出了技術發展與進步、重塑服務與消費、員工和勞動力市場、跨界與產業融合這四條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創新路徑。最后李教授還對人力資源服務創新研究進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研究主題以及未來可以研究的具體方向。

在交流互動環節,師生就講座內容紛紛向李教授進行提問,例如人力資源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問題等,李教授建議可以將人力資源服務的相關課程納入培養方案,使學生更加了解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產品、盈利模式等內容,具備更加專業的人力資源知識。
最后周運蘭教授總結指出:李燕萍教授的講座從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發展現狀出發,結合其帶領的團隊的研究成果與自身的科研經歷與體會詳細地介紹了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現狀、機遇和挑戰等。此次講座不僅加深了與會者對數智時代下人才服務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的認識與理解,還開拓了與會者未來如何思考人力資源問題,做出有意義的人力資源研究。
責編:周運蘭 審核:聞 亮 上傳:白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