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 名 | 解佳龍 |
![]() |
職 稱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碩、圖書情報專碩) | |
系 所 | 企業管理系 | |
主講課程 | 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統計學、管理基礎理論 | |
研究方向 | 創新管理與系統科學、情報分析與決策支持 |
個人簡介
解佳龍,男,1988年1月生,黑龍江牡丹江人,分別于2010年、2012年和2015年在武漢理工大學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15年7月進入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任教。現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省產品創新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產品創新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和《中國農村經濟》《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等期刊審稿專家。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由省委人才辦、團省委選派赴武漢市洪山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掛職高級工程師,牽頭完成了洪政規〔2023〕1號、區“十四五”專項規劃實施中期評估等重要工作。
長期從事創新管理與系統科學、情報分析與決策支持等領域的相關研究。主持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6項,參與國家社科重大、國家社科重點、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等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2部,參編著作1部,發表論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組織人事報》、國研網等全文轉載;先后為冀東油田、華明工業園、諾佰克等提供管理咨詢。主講研究生課程《管理基礎理論》和本科生課程《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統計學》;主持校級教研項目2項、課改項目3項;擔任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主講人;指導10余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批國家級、省級立項,多次榮獲“挑戰杯”、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
主要研究成果及代表作品
主持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價值鏈鎖定與突破路徑研究(21CGL051),2021.09至今,在研;
2. 國家自科基金青年項目:面向系統效能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脆弱性作用機理與優化調控(71602192),2017.01~2020.04,結項;
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國家高新區創新極化空間分異與跨界協同研究(16YJC630048),2016.07~2020.10,結項;
4. 湖北省軟科學面上項目:武漢“光谷”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變過程與實施效果——基于京漢滬鵬蓉五大自創區的文本計量比較(2009-2018)(2019ADC108),2019.03~2021.12,結項(良好);
5. 湖北省軟科學面上項目: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湖北國家高新區轉型基礎評價及路徑設計(2016ADC109),2016.09~2018.08,結項(優秀);
6. 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面向國家自主創新的高新區轉型發展研究(BSY15231),2016.01~2016.12,結項;
7. 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推進湖北科技創新與創業平臺建設研究(HBSK2018ZDWT019,首席專家),2018.04~2022.06,結項;
8. 橫向委托項目:武漢市洪山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十四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服務(HSY23034),2023.07~2024.01,結項;
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價值鏈視角下城市群協同創新的鎖定效應及其破解策略研究(CSY20031),2020.05~2023.01,結項;
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武漢“光谷”科技人才政策文本計量分析與實施效果評價研究(CSQ19061),2019.03~2019.09,結項;
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基于“能力-效率”集成視角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脆弱性評價與管理對策(CZQ18002),2018.01~2018.12,結項;
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空間極化差異下國家高新區跨組織橫向創新協同研究(CSQ16008),2015.12~2017.10,結項。
主持教研/課改項目:
1. 中南民族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后疫情時代高校專任教師混合教學勝任力的形塑研究(JYX20032),2020.11~2022.10,結項;
2. 中南民族大學2020年度“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管理學原理》(KCSZX20011),2020.08~2023.08,結項;
3. 中南民族大學第三批課程改革專題研究項目:《管理學原理》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19KGZX05),2019.03~2020.11,結項;
4. 中南民族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高校學生評教有效性的非教學影響因素分析與控制研究(JYX17017),2017.09~2019.12,結項;
5. 中南民族大學2018-2019-1學期在線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管理學原理》,2018.10~2019.03,結項;
6. 中南民族大學2017-2018-2學期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管理學原理》,2018.03~2018.07,結項。
發表(出版)研究成果(部分):
1. 國家高新區創新系統脆弱性評價與調控策略[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5(學術專著);
2. 面向國家自主創新的高新區轉型發展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學術專著);
3. 創新驅動下高新區發展研究的學術圖景、熱點演進與未來展望[J]. 創新科技,2025(封面文章);
4. 城市群型自創區創新共同體的建構基礎與策略[J]. 中國軟科學,2024(封面文章);
5. 國家高新區創新脆弱性評價及障礙診斷[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23;
6. 國家高新區創新資源集聚分異與空間極化格局[J]. 管理現代化,2022;
7.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人才政策文本計量研究——以京漢滬三大自創區為例(2009-2018年)[J]. 中國軟科學,2019;
8. 國家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網絡運營仿真研究[J]. 管理現代化,2019;
9. 國家高新區轉型發展基礎評價體系設計與應用[J]. 經濟體制改革,2019;
10. 創新集聚效應下的網絡慣例建立與創業資源獲取[J]. 科學學研究,2017。
個人榮譽
教書育人:
1. 中南民族大學2023-2024學年“優秀班導師”(2024);
2. 中南民族大學優秀講義三等獎(2020);
3. 中南民族大學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大賽二等獎(2019);
4. 中南民族大學第六屆“三育人”先進個人(2018);
5. 中南民族大學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17-2022連續六屆、2024);
6. 中南民族大學五四青年(教工)先鋒(2017)。
科學研究:
1.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提名獎(第16次、第17次連續兩屆);
2. 湖北省人力資源學會年會學術論文一等獎(2019);
3. 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技術學研究會第15屆學術年會論文一等獎(2018)。
競賽指導:
1. 湖北省第十五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指導老師(2項,2025);
2. “正大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湖北賽區一等獎指導老師(2025);
3. 中南民族大學“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老師(2021、2025);
4. 湖北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指導老師(2020);
5. 中南民族大學“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優秀指導老師(2020、2024);
6. 中南民族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優秀指導教師(2020、2025);
7. 中南民族大學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2019-2021連續三年、2024);
8. 中南民族大學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2019、2020)。
其他說明
聚焦產業創新與科技情報分析,以策論研究為核心開展決策支持應用研究,誠邀對科技創新與產業分析感興趣的研究生聯系咨詢。
聯系方式
E-mail |
xiejialong1234@126.com |
辦公地點 |
5號樓322室 |
通訊地址 |
武漢市洪山區民族大道182號(430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