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3日,教育部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培訓與專業建設研討會在徐州工程學院召開。我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為教育部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也是管理科學與工程教指委唯一的《管理信息系統》示范課程。包括課程負責人張勁松在內的教學團隊四位老師赴徐州參加了此次教學培訓會議,與全國各高校200多位《管理信息系統》任課教師分享該課程建設經驗和成果,并進行現場教學培訓。

圖1 張勁松老師介紹《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思政總體建設方案
在研討會的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分享和現場培訓環節,張勁松老師介紹了課程基本內容及課程思政建設方案。首先以“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案”的設計過程介紹了如何通過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思等階段將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融入與映射到課堂教學和課程內容中。并以解讀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報告為例詳細說明了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過程、融入方法及課程思政元素挖掘等內容。同時,以教學案例展示了教學團隊在實際教學中采用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和獨特的教學過程。其次,以教學團隊自編的《管理信息系統》教材為例,對每一章節教學內容及對應課程思政融入點,課程思政案例挖掘做了詳細介紹。最后,強調課程思政建設關鍵在于做好課程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的有機融合,力求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達到價值觀引領的作用。這對教學團隊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需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及理論水平,并具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和思政教育能力。
隨后,畢達宇老師以“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相關內容的課程思政教學”為題分享了課程思政教學的經驗。首先講解了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相關的教學目標及對應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設計,詳細介紹了信息系統引發的相關問題、決策支持系統與人工智能等章節中的課程思政融入點;其次,結合信息系統基本功能的課程內容,以“古籍數字化存儲”案例介紹了課程思政融入過程,介紹了如何結合學校特色選擇合適的課程思政案例,將課程思政元素巧妙融合于教學內容。最后,總結了課程思政建設的心得體會,要以真正引發學生思考為主線設計管理信息系應用場景與課程思政案例的融合。

圖2 畢達宇老師講解“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內容的課程思政建設
楊單老師以“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相關內容課程思政教學”為題講述了如何在講解信息系統開發設計相關內容中融入課程思政案例,主要從教學設計案例、課程思政特征把握、元素挖掘及元素融入等方面為到場教師做詳細講解。楊單老師對信息系統開發的教學內容做了細致的分析,梳理了每部分教學內容中課程思政的融入模式、思政要素、對應典型案例、對應的課程思政維度要求及目標,全面展示了講解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內容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全過程。

圖3 楊單老師講解“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內容的課程思政建設
我校教學團隊在進行經驗分享和現場教學培訓后,就如何建設好《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思政,進一步提高課程育人效果與現場各高校老師展開熱烈討論。教學團隊教師從多年教學經驗從課程思政案例的收集、整理、改編,課程思政融切入點的選擇等方面詳細解答了老師們的問題。強調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有機融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不能生硬套用;開展課程思政建設不僅是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與立德樹人的基本途徑,更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必然要求。

圖4 回答現場老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