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優化人才培養體系,2025年4月10日上午,管理學院組織召開研究生培養方案專家論證會。會議邀請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檔案館等高校及行業領域的6名專家學者,圍繞會計專碩(MPAcc)、圖書情報、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碩士(MBA)五個專業點的培養方案展開深入論證,旨在對標國家戰略需求,優化學科布局,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論證會由管理學院院長翟華云教授主持并致辭,管理學院研究生培養方案建設小組全體老師出席,各專業點負責人首先簡要匯報了培養方案修訂思路及修訂內容,隨后,專家組通過審閱材料、聽取匯報、質詢研討等方式,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踐環節、學位標準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在會計專碩(MPAcc)培養方案論證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張敦力教授建議強化數智化轉型背景下的大數據財務分析能力,增設“智能會計與財務決策”等前沿課程,并建議深化與會計師事務所、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協同育人機制。圖書情報專業學位培養方案論證中,武漢大學陳傳夫教授、中南民族大學檔案館館長樊俊強調,應進一步凸顯“民族文化資源數字化”特色方向,增設文化遺產數據管理、民族地區信息服務體系設計等實踐模塊,助力民族地區信息資源建設。針對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華中科技大學魯耀斌教授提出,需加強運籌優化、供應鏈金融等核心課程的深度,同時推動與計算機科學、民族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培育復合型創新人才。針對工商管理學術型碩士培養方案,武漢大學汪濤教授建議,在現有理論課程基礎上,增加案例研究與實證方法訓練比重,鼓勵學生參與民族地區企業調研,形成“理論—實踐—創新”閉環培養模式。華中科技大學王宗軍教授指出,MBA專業論證應聚焦產教融合升級,開發特色選修模塊,并引入“企業家導師聯合授課”機制,提升學員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

管理學院院長翟華云教授做了會議總結,她表示,學院將全面梳理專家意見,重點從三方面推進改革:一是強化價值引領,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培養全過程;二是重構“基礎+前沿+特色”課程群,增設《數字經濟與民族地區產業創新》等校本特色課程;三是完善實踐平臺建設,推動學術型碩士參與國家級課題、專業學位碩士實施“企業真問題”畢業考核。
此次論證會通過“問診把脈”為學科建設注入新動能,標志著管理學院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服務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責編:翟華云 審核:聞亮 上傳:白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