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長江日報“尋訪21顆初心”進高校活動在我校學術(shù)交流中心舉行。相關專家學者、烈士后人、尋訪記者與我校師生代表進行了一場關于青春和初心的對話。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發(fā)軍,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執(zhí)行秘書長胡俊,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特邀副會長施李國,長江日報編委李皖,李啟漢烈士后人李繼志、李繼黨,校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負責人,長江日報尋訪記者及我校青年師生代表出席活動。
宋發(fā)軍在致辭中指出,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深入學習黨的歷史、重溫先輩光榮事跡具有重要意義,青年學生要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做時代新人。胡俊講述了李大釗的青春故事,勉勵青年學子追尋先輩足跡,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施李國介紹了李大釗與湖北的密切關系,強調(diào)了青年學子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深遠意義,勉勵廣大同學勇?lián)姑瑸閲野l(fā)展作出新的貢獻。長江日報記者楊佳峰、占思柳講述了尋訪李大釗、李啟漢同志事跡的過程和感受。胡俊、李啟漢烈士后人、尋訪記者圍繞先烈的革命事跡與現(xiàn)場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

烈士后人、專家學者與師生互動。 鄧俊熙 攝
這一場特殊的黨史課,引發(fā)了師生代表的熱烈反響。公管學院學生黨支部副書記鐘鈺說:“當開場播放《初心》視頻時,看到一張張烈士的臉龐,我不自覺挺直了腰桿,充滿敬意。聽了臺上嘉賓和記者的講述深受觸動,感覺內(nèi)心被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在1921年中共一大開幕時,全國共有58位黨員,其中包括李大釗同志在內(nèi)的21人犧牲在新中國成立前。5月10日,長江日報推出21個版的特刊《尋找21顆初心》,力圖還原21位革命烈士生平事跡,尋訪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社會反響強烈。作為尋訪活動后續(xù),我校聯(lián)合長江日報,邀請先烈后人、專家學者、尋訪記者走進學校,對話在校大學生,感懷烈士事跡,激發(fā)奮進力量。
(審核:李川國 編輯:葉佳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