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受資助學生上臺講述個人勵志奮斗故事,用身邊人的真實故事溫暖身邊人;讓學生參與到“誠為本 信立身”主題班團會設計中,關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不誠信行為;在全校征集“我的民大,‘別人家’的大學”主題作品……今年4至6月,我校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2021年資助育人文化節。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前面向全校學生及校友征集文化節徽標,經專家評審,最終將徽標名稱確定為“托起希望、放飛夢想”,徽標圖案以“資助”和“育人”拼音首寫為主創元素,融入太陽和星夢,組合演變成溫暖的大手和真情紐帶,體現了資助育人文化節形象特征和文化內涵,突出了“助學·筑夢·助人”的主題。

文化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現場。 董浩燁 攝
在“資助育人·與你同行”暖聞講述大賽中,學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來自云南玉溪的彝族小伙楊繼雄以錄制視頻的方式講述了自己求學期間受到黨和國家資助、畢業后毅然返回家鄉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服務鄉親的感人故事。在“誠為本 信立身”主題班團會設計大賽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01班的同學精心策劃,從校園失信行為盤點、失信原因分析、失信危害思考等方面展開討論,并鄭重寫下自己的“誠信宣言”。在“我的民大,‘別人家’的大學”主題作品征集中,生醫學院2018級學生雷文穎用短視頻的形式,以一名大一學生的視角講述了自己受資助的經歷,從入校時通過綠色通道辦理無障礙入學、領取愛心大禮包,到入冬時節收到羽絨服和棉被及寒假回家路費補助等一系列故事,溫暖而感人。
在文化節閉幕式暨表彰大會上,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發軍指出:“資助育人文化節,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輕松活潑的話語,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學生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并學會自立、自強、感恩,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創新。”
此次文化節吸引了21個學院近8000名學生參與,評選出57個優秀集體及個人,50名學生被授予學校“學生資助宣傳大使”稱號。
(審核:李川國 編輯:葉佳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