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民社學院將學生工作及時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聯通教育初心與戰“疫”決心,將立德樹人與維護學生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守護好學院防控主陣地。 ?xml:namespace> 因事而化,做好線上思想引領。疫情伊始,為確保學生安全,學院通過引導和發動學生黨員,采用黨員帶動學生干部,建立“云學工”工作系統開展地毯式摸排,以寢室為單位實施留校學生“網格化”管理,為重點關注學生建立了“一人一冊”健康檔案,每天進行“零報告”“日報告”,及時跟蹤異常情況,為學校和學院科學研判疫情形勢提供數據支撐。用好用活“民社資訊”微信公眾平臺,主動發聲、正面引導,系統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推出了《致民社師生的一封倡議書》《關于新冠肺炎那些事兒》《民社記“疫”》等系列圖文,舉辦“攜手抗疫,為武漢加油”主題作品征集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堅定信心、正視疫情、科學應對。 以人為本,搭建精準教育課堂。為響應“離校不離教、停學不停課”的號召,確保教學和班級的正常運行,學院在企業微信召開線上學工會議,對開學初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安排。建立“學院-年級-班級-寢室”四級信息網絡體系,將學生的教育引導和教育教學通過線上做深做細。在網上教學中,各輔導員制定詳細的學業幫扶計劃,做到聯絡有保障、授課有課表、課前有提綱、課上有記錄、課后有總結、全程有助教。在日常管理中,通過線上家校聯系、朋輩教育、主題班會、第二課堂對學生進行精準教育,做好學生在家學習指導和心理輔導,打通信息傳達最后100米。針對大三、大四學生求職擇業需求,開展就業指導網上課堂,線上聯系企業發布精準就業推薦公告、線上面試指導、在線簡歷修改,多渠道紓解就業壓力。 身先士卒,發揮先鋒帶頭作用。當抗“疫”的沖鋒號吹響,民社學院學工戰線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沖鋒在前,充分發揮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作用,集結成一股紅色力量,鑄成“抗疫堡壘”,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黨委副書記黃承權和17級輔導員張舒下沉民大社區堅守疫情防控一線,黃承權擔任東區第7臨時黨支部宣傳委員,入戶排查、社區執勤、代購物資、送菜上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16級輔導員金瑤身在黃岡,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物資采購和配送服務。18級輔導員阿拉木斯江主動承擔學院值班工作,對留校學生進行幫扶和管理。19級兼職輔導員賀丹丹加入社區心理援助隊,了解轄區居民的心理疏導需求,為社區居民提供心理咨詢。 “受疫情影響,雖然現在還沒有開學,但是我們要讓學生們感受到學院和老師的關心,大家分隔天南海北,但是心一直都在這個大家庭里不分離。”學院黨委副書記黃承權說,學院學工戰線多措并舉戰“疫”情,關愛學生不掉線,通過“屏對屏跟蹤,鍵對鍵服務”,引導同學們樹立與時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增強戰“疫”必勝信心。 (來源: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編輯:梁瀟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