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鑄就擔當 朱晶晶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專職輔導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沖鋒的旗幟,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在學校招募黨員志愿者的通知發布后,朱晶晶老師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了一名黨員志愿者,受任東區第二臨時黨支部的統戰委員和東區17棟居民樓的負責人,負責17棟整棟樓的信息排查,生活物資、藥品等必需品的配送分發,以及居民情緒的疏導和溝通協調等工作。為了給全體居民提供精準的服務,朱晶晶根據學校組織部聯合居委會提供的一個住戶名單,第一時間就排查了17棟樓的居民情況和留漢情況。在摸排的過程中,發現有幾間房子沒有登記住戶信息,三番五次上門也都沒有人回應敲門,她便在門上貼上紙條,留下聯系方式,方便住戶與她聯系。在摸排過程中得知一位獨居的退休老教師聽力不好,不方便與人交流,便在她門上貼上紙條,留下聯系方式,叮囑老人有困難可以打電話或者留紙條在門上以便她走訪的時候查看。
朱晶晶老師為家中缺菜的老師送菜。 當了解到本樓棟一位退休老教師家中即將“彈盡糧絕”時,她便從自己家購買的物資里面分了一些蔬菜、米、雞蛋和水果送給了老人。為了更好的溝通聯絡,同時相應國家號召無接觸式服務,她建立了17棟微信群。截止目前,17棟所有居民全部進群,大家互通信息。為了給大家的“宅”家生活提供便利,她都會第一時間把學校和社區的通知公告、各類團購信息、生活服務信息轉發至群中,便于居民了解和掌握相關信息。對于大家提出的各類困難,竭盡所能,助力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就主動上報學校尋求幫助。值得欣慰的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17棟秩序良好,大家友愛互助,大家紛紛表達有組織的人的幸福感。 
朱晶晶老師為樓棟居民分發物質。 2月22日早晨得知學校后保處正在社區活動中心準備發放老師們的團購物資后,她主動前往幫忙。與后勤工作人員一起將500多份團購物資從車上卸下來,分類整理好;隨后幫助工作人員核對訂購信息、叫號、分發物資。物資分發完成之后,馬上組織17棟的志愿者將17棟離退休老師們團購的物品一一送到他們家中。每到一戶人家門口,就把東西放下,敲敲門,喊一聲,得到回應后就離開,避免接觸,也避免他們外出增加感染的風險。雖然回家的時候已經快三點鐘,雖然錯過了午飯時間,但是看到微信群里退休老同志對他們的工作表示感謝,感到無比的欣慰。 在志愿者工作之外,最讓她放不下心的,是自己的學生。 她用心關愛著每一個留校學生,一個都不要漏。作為文傳學院的寒假留校學生負責老師,在了解武漢即將封城的消息之后,她迅速逐一掌握每一個留校的學生的情況,一一打電話給學生叮囑安全注意事項。QQ打卡報平安、傳達學校的相關文件政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平安,在她看來,“我們一線輔導員就應該把學校、學院的關愛傳遞給每個學生,讓愛一直傳遞下去,助力打贏防疫攻堅戰”。 她牽掛著自己所帶的分散在祖國各地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當武漢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時候,她嚴格執行學校的工作要求,將學校的每個通知第一時間告知自己的學生。每天認真組織所有學生填報健康信息,確保每個學生通知聯系到位、發布溫馨提示、轉發防疫知識,是每天的基本工作。1月27日,當獲知有一位同學因發熱、CT提示肺部有感染,被當作疑似病例隔離在了當地醫院。她第一時間聯系到學生,仔細詢問她離校后的情況,并一再鼓勵她堅強,開導她服從醫院安排,配合醫生治療。于是每天的聯系成了隔著屏幕為學生加油。幾天后當得到學生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醫生通知她解除隔離可以出院回家的消息后,她喜極而泣,心中仿佛放下了一塊大石頭。當得知一位新疆籍同學家里因疫情封鎖,沒有經濟來源導致生活遇到困難后,她第一時間給學生轉賬1000元,并細心的和學生溝通聯系,鼓舞學生大“疫”當前,要相信國家,相信學校,相信老師,大家會相互幫助一起共度難關。 “時刻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她說這是她在這段時間想得最多的話語。“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就要做到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相比較一直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者,我所做的事情雖然微不足道,但是我還是會時刻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只要能為“抗疫”’出一分力,我一定全力以赴。” 戰“疫”宣言 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終會來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情況越是困難,越需要我們迎難而上;作為一名輔導員,關心愛護學生,為他們排憂解難是我的職責所在。只要我們肩上扛責任,心中有擔當,共同抗“疫”,中國必勝! (來源:文傳與新聞傳播學院 編輯:梁瀟瀟) invisible invisible invisi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