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資源與環境學院2023-2024年度基層團校校外實踐課于武漢市青山區新鑫園社區如期開展。
本次校外實踐由資源與環境學院青協東湖項目組和團委組織部共同承辦,資環學院青協、團委組織部部分成員及十余名基層團校學員代表參加了本次實踐。

志愿者。 資源與環境學院 供圖
本次校外實踐以“留住江畔風景線,保護江豚在行動”為主題,以繪畫涂鴉為活動主要開展方式,在社區幼兒園與小朋友們展開主題繪畫活動。活動不僅有益于提升小朋友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更為小朋友們的內心埋下了一顆保護湖泊動物、愛護自然生態的種子,做到了將“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行深入宣傳和傳播,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活動現場。 資源與環境學院 供圖
志愿者以活動主題繪本為參考,引導小朋友在白色圓卡紙上完成關于“保護江豚,愛護自然”的繪畫內容。

小朋友在志愿者引導下閱讀繪本。 資源與環境學院 供圖

小朋友繪畫成果展示。 資源與環境學院 供圖
完成主題涂鴉后,在小朋友對主題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志愿者們向他們講解了關于保護江豚、愛護環境的環保知識。為了達到更好地講解效果,志愿者們在講解過程中配合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提問等互動方法,以豐富生動的形式,使整個課堂更加活躍,讓小朋友們對環境保護問題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志愿者講解科普知識。 資源與環境學院 供圖
活動結束前,志愿者們還同小朋友們進行了“丟手絹”“折紙”等游戲,通過陪伴快速建立起了友誼,也在游戲中通過相互展示才藝,鍛煉了小朋友們的表達能力。志愿者們表示,看到小朋友臉上露出的笑容,他們的心里也甜絲絲的,更深刻地體悟了志愿服務的意義所在。

志愿者與小朋友合影。 資源與環境學院 供圖
本次實踐不僅為小朋友們帶來了陪伴與溫暖,學習到了更多環保知識,同時也讓基層團校的學員們感受到了志愿服務的魅力。將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播撒進社區,提升全民的環保意識是一件極富意義的事情,也是我院基層團校課程開辦的目的之一。資環學院將繼續發揚專業特色,堅持辦好每一次基層團校實踐課程,讓學員們學有所思,學有所獲。
(審核:楊濤 編輯:王伊萌 來源:資源與環境學員 上傳:蔡趙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