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同學們心理素質提升,公共管理學院團委心理健康工作部組織開展了為期21天的第十期“石榴籽?21青年菁英訓練營”活動,并于12月3日舉行結營儀式。
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本次活動的詳細過程吧!
第一天舉行了開營儀式,訓練營負責人們向大家講解活動相關事項。

心健部成員程戀興主持開營儀式。 陳曉晞 攝
第二天開始,學員根據負責人每天發布與人際交往有關且有趣的小任務完成打卡活動!

認識新老師任務中王建琴學員的優秀打卡作品。 王建琴 攝
結營儀式上,學員們進行小組合唱展演,并分享自己21天以來的心得體會。主持人對本次訓練營活動進行總結,公布優秀學員名單。

結營儀式大合照。 蒙振嘉 攝影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員們在21天的訓練營活動中收獲頗豐。下面是部分學員的心得體會!
鄭志鵬(優秀學員):
在參與菁英訓練營活動的這二十天,我經歷了許多有趣而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增長了許多的經驗和感悟。這些天里,我寫了一篇成長自傳、給阿姨送了水、給家里寫了信、做了一個財務報告……這些經歷都讓我在心理和社交層面有所成長,幫助我進一步地認識了自己,也重新察覺到了以前忽視的關愛和付出。可以說是增強了我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認知。這次訓練營的活動不僅僅是一次心理健康的訓練,對我而言更是一次全方位的個人成長與探索之旅。
陳夢曦(優秀學員):
為期21天的主題為“人際交往”的訓練營打卡活動在最后的合唱中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在這21天的過程中,我也收獲頗豐。
一、鍛煉口才,勇敢表達自己。幾分鐘的演講視頻,主動給父母寫的感謝信與給學校食堂叔叔阿姨的寄語等等,都是愛的表達,我們不僅要自愛,發展自我,更要愛他人,創造身邊點點滴滴的美好回憶。
二、豐富知識,增強民族認同感。不管是了解少數民族習俗,還是觀看紀錄片和電影《紅河谷》,都是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力推動力。
三、增進友誼,結交更多朋友。在于朋友一起夜跑、品嘗民族特色美食、唱歌、拍短視頻的過程中,我們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增強,正如梭羅所說:“友情的語言,不是文字,而是意義。”對我來說,在這21天遇見這么多的朋友,又何嘗不是一種意義呢?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21很短,短到只有二位數字,但21天又很長,因為它帶給我,帶給我們的意義,又何曾止步于21這個數字呢?
胡松瑤(優秀學員):
這次菁英訓練營的活動我感受到了很多,通過21天的任務打卡我也收獲了很多。一些與同學合作的小組活動,使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組織能力得到了增強。通過一些與室友、同學一起完成的打卡任務,比如給室友唱歌、愛的抱抱、和班上不太熟悉的同學約一次飯、和好朋友晚跑等任務,拉近了我和同學們的距離,增進了我和朋友們的感情,加深了我們彼此之間的了解,也讓我感受到了親密情誼和友誼的重要性。還有一些打卡任務比如:分組交流對民族個性與共性的了解、觀看紀錄片《同心共筑中國夢》、觀看電影《紅河谷》等等,讓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民族精神也讓我對各個民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給后勤人員送溫暖、閱讀經典、認識一位陌生老師、口才表演等等打卡任務,不僅豐富了我的學習生活,也帶給我了一些新的體驗,增強了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有了新的見解,提高了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審核:楊濤 編輯:賈琴 來源:公共管理學院 上傳:蔡趙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