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深化校地黨建合作,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2月10日下午,由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馬國杰、院長彭慶軍帶隊,公共管理學院師生一行13人赴武漢市江漢區民權街參加“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簽訂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武漢市江漢區民權街道黨建共建協議,并舉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站”揭牌儀式。
圖為主題活動現場
活動伊始,公共管理學院一行人在江漢區民宗局領導及街道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修繕一新的漢口百年文旅地標民眾樂園參觀考察。精美古樸的戲服、富有年代感的膠卷、琳瑯滿目的民間老物件,與別開生面的聲光秀交織在一起……無不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讓參觀者沉浸式體驗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加深了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成就的認識。

圖為參觀民眾樂園博物館
他們步行穿過遠近聞名的廣益橋牛羊肉市場,冒雨前往學院與民權街共建的同心亭長廊參觀。“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對聯映入眼簾,兩旁張貼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海報,旁邊一棵石榴樹枝繁葉茂,象征著民族團結與和諧。大家邊走邊看,邊聽講解員講述,一個個生動的社區民族團結故事激蕩心潮。

圖為師生一行參觀同心亭
雙方在三民社區黨群活動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行座談。座談會由民權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易麗媛主持。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馬國杰與民權街道黨工委書記代江峰現場簽訂黨建共建協議。

圖為雙方簽訂黨建共建協議
院長彭慶軍與代江峰書記攜手為雙方共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區工作站”揭牌。這標志著公共管理學院與民權街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為載體,以黨建共建為紐帶,推動項目攻堅,打造黨建共同體,促進發展共贏,服務基層治理現代化開啟了新篇章。

圖為揭牌儀式
在交流發言環節,三民社區黨支部書記曾芬表示,此次共建是一次難得的契機,為社區民族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今后將借助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智力支持,共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全國樣板。學院行政管理系黨支部書記、主任方堃發言,他表示,通過共建活動將完善實踐育人協同體系,打造“民族團結+基層治理”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力爭入選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
圖為雙方代表交流發言
馬國杰書記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共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區工作站”為抓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開展校地基層黨組織聯建,著力構建黨建工作新格局。下一步,將發揮學院在民族事務治理方面的學科、專業及平臺優勢,通過組織建設互促、黨員干部互動、黨建載體互用、結對幫扶互助,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協同。

圖為馬國杰書記講話
代江峰書記代表民權街向支持轄區建設發展的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表示感謝,并就深化合作提出三點:一是推動資源共享,加強品牌聯創,打造共抓、共融、共享的合作交流平臺,推動高校與地方雙向賦能、雙向服務同頻共振;二是聚焦思想引領,及時學習和轉化大學先進的理論成果,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構建互嵌式社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三是通過建立政校合作人才培養長效機制,以學院的專業課程和人才資源優勢精準匹配社區治理需求,在為學生成長搭建舞臺的同時,也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助力。
圖為代江峰書記講話
江漢區民宗局局長劉輝在總結講話中對本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互嵌式社區建設是新時代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此次黨建共建協議的簽訂以及共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區工作站正式揭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促進了校地雙方深度交流合作,更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社區鑄牢工作注入了新動力。”
圖為劉輝局長講話
活動結束后,雙方領導與社區各族居民群眾同繪一幅畫,表達了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愿景。

圖為集體合影留念
據悉,此次活動也是省級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之一。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將引導廣大師生黨員在服務鑄牢主線工作和教育強國建設,以教育改革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上砥礪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審核:楊濤 編輯:何志花 來源:公共管理學院 上傳:蔡趙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