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導員共同戰“疫” 管理學院專職輔導員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在學校、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和統一部署下,管理學院廣大輔導員,挺身而出、恪盡職守,用行動去踐行輔導員的“初心和使命“,用愛去守護師生情感的”紐帶“,春天已不遠,他們在用心戰”疫“。 盧海濤:我在武漢抗疫第一線 盧海濤老師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考慮到其他老師多為外地來漢工作,盧老師每年寒假總會自愿承擔起過年幾天的值班任務,今年也不例外。在得知疫情爆發的情況后,盧老師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留校的學生們。學生因疫情無法外出,又正值傳統新春佳節,盧老師十分擔心學生的心理變化。在值班期間,盧老師通過多種方式與每一位留校學生進行交流,詢問學生身體情況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在得知某位留校學生出現心理波動后,盧老師多次聯系學生本人,同時和生活輔導員及學生家長保持溝通,了解到學生遇到的困難后,幫助學生申請了補助,緩解了學生的實際困難,學生問題得以解決。 近日,武漢疫情到了攻堅克難的階段,盧老師更是積極響應學校黨委號召,加入了學校東家屬區臨時黨支部隊伍,按照黨支部要求完成樓棟封閉值守、樓棟人員每日健康情況統計工作,同時幫助樓棟年邁教師領取生活必需品。盧老師說:“這里是我的家,在如今這么困難的情況下,作為一名武漢人,更應該站出來,為武漢保衛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盧海濤老師幫助年邁教師領取生活物品。 段勇勇:人在異地,心在武漢 今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返鄉后的段勇勇老師通過新聞了解到武漢疫情的嚴重性,第一時間將自己武漢返鄉的情況上報村委會,并嚴格居家隔離,每天進行體溫測量。隔離期結束后,更是主動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參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 
段勇勇老師(中間)在疫情巡查點工作。 段老師家在湖北棗陽,這里同樣屬于疫情高發區,同時因為地域相對較偏,這里的防控形勢和物資短缺的情況更為嚴重。段老師開始時主要承擔在村勸返點、村灣的值守工作,對出入村人員進行登記、體溫測量、消毒及政策宣傳。在村灣封閉后,段老師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協助村委會聯系發放米、面、雞蛋等必要生活物資中,同時想盡辦法聯系企業和商家為村里捐贈防疫物資,目前已聯系解決了500個口罩、5套防護服和5個護目鏡。段老師說:“雖然我現在不在武漢,但是心卻和武漢人民在一起,希望盡己所能,為打贏這場防疫戰貢獻力量。” 王宇娟:心系學生,用愛相隨 今年寒假是王宇娟老師入職后的第一個假期,她目前負責學院2017級共581名學生。學生正處在三年級,競賽、考研、實習等使得學生先期留校近百人,這些留校學生由于校外實習、陸續返家等流動性極大。為準確掌握學生動態,保障學生安全,王老師保證手機24小時暢通在線,過照片打卡等形式,開展精準摸排。對于陸續返家的學生,要求他們務必居家隔離,同時和學生及家長保持聯系,及時了解每位學生的健康情況。對于未返家留校學生,王老師配合學校積極解決學生如配餐上門、熱水供應等實際生活困難。 人數眾多為學生健康狀況的摸排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為準確掌握學生情況,王老師在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發動學生干部收集匯總學生所在地區、健康狀況等信息,并保證每周更新,把防控阻擊疫情的要求真正落實落細落到位。在了解到武漢籍某學生及家人出現疑似情況后,更是與學生及家長保持聯系,穩定學生情緒,同時積極聯系學校、學院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以不間斷的“提醒”“督促”,傳遞關愛,讓學生和家長多了一份安全感、踏實感。最終學生心態平穩,與家人恢復情況良好。王老師說:“在當下抗擊疫情最吃勁兒的時候,我們要持續將關心和暖心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每個人堅守住自己的崗位,萬眾一心,一定會取得這場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王宇娟老師在收集學生健康狀況信息。 白才讓老師返家后自覺接受家鄉規定的醫學隔離,經過三輪近40天的隔離,臨近正月十五才終于見到了家人,但是他并無怨言,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在隔離期的學生們保持良好心態;姚亞南老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在疫情期間不能較好的安排學習和生活,有的學生更是因此產生了不良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姚老師充分利用在線資源,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同時在網上發起了一系列讀書和學習活動,在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也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疫情,不信謠不傳謠。 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管理學院每一位輔導員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提高政治站位,認準身份定位,強化責任意識。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力以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管理學院 編輯:梁瀟瀟) invisible invisible
|